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外國人眼中的新中國

外國人眼中的新中國

外國人眼中的新中國

定 價:¥50.00

作 者: 張首映,戴莉莉 編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輝煌歷程: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點書系
標 簽: 中國政治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10081823 出版時間: 2009-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8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應人民出版社之約,我們編選了這本《外國人眼中的新中國》。新中國成立60年,是取得輝煌成就的60年,也是被外國持續(xù)研究和報道的60年。其研究之豐、報道之巨,史所罕見。這既是好事,卻也給編選工作帶來難度。歷時半年,我們盡量從國內刊布的眾多外國名人著述中,選取有權威性、科學性、時代性、代表性和可讀性的篇什,并將出處一一標注于文尾,目的在于感謝有關作者、譯者、編者、出版社和新聞媒體,且方便讀者查詢。

作者簡介

暫缺《外國人眼中的新中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緒論 傳播、媒介與社會
 一、人類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社會與文化
(一)傳播是人類社會交往的紐帶
(二)人類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文化并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
(三)傳播使人類社會系統(tǒng)具有心理的與精神的聯(lián)系性
 二、傳播媒介是社會系統(tǒng)的一個子系統(tǒng)
(一)媒介系統(tǒng)的產生與發(fā)展離不開社會系統(tǒng)的大背景
(二)媒介系統(tǒng)是一個發(fā)展與完善的過程
(三)媒介系統(tǒng)功能的獨立性及其與其他系統(tǒng)的聯(lián)系性
三、媒介推進了社會發(fā)展
(一)傳播媒介是社會結構變遷的動力之一
(二)媒介能超越社會文化
第一章 媒介對社會系統(tǒng)的協(xié)調與平衡——結構-功能主義視域下的媒介功能理論
 一、社會理論中的結構-功能主義
(一)“共時分析”下的結構主義整體論
(二)社會“有機體”和“功能必備條件”
(三)結構主義與功能主義的聯(lián)合
 二、宏觀結構-功能視角下的媒介功能分析
(一)媒介功能的社會屬性分析
(二)媒介功能的社會價值分析
(三)媒介功能的社會效力分析
 三、中層理論與媒介的測評功能研究
(一)早期大眾社會理論下的媒介效果研究
(二)中層理論與媒介測評功能研究的范式轉變
(三)中期的媒介測評功能研究
(四)結構一功能主義視角下的媒介穩(wěn)定性
第二章 媒介促進人類文明史的發(fā)展——技術視域下的媒介功能理論
一、技術之“手”:媒介功能的“另類”解讀
(一)媒介技術在人類文明史上的作用
(二)信息化社會的展望
(三)全新的視角:從媒介技術解讀媒介功能
二、從英尼斯的“媒介偏向性”到麥克盧漢的“媒介即信息”
(一)英尼斯的“媒介偏向性”
(二)麥克盧漢的“媒介即信息”
(三)麥克盧漢和英尼斯的理論貢獻和理論缺陷
 三、麥克盧漢之后的研究
(一)梅羅維茲的媒介“情境論”
(二)貝尼格的“控制革命論”
(三)丹·席勒的“數(shù)字資本主義論”
第三章 媒介維護人的尊嚴與平等——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視域下的媒介功能理論 
第四章 媒介要突出人的主體性地位——文化研究學派視域下的媒介功能理論 
第五章 信息社會媒介對社會結構的切入——社會哲學視域下的媒介功能理論(上)
第六章 媒介成為構筑現(xiàn)代社會的重要力量——社會哲學視域下的媒介功能理論?。ㄏ拢?br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