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 口述
李長聲談村上作品的中文翻譯
高田時雄談敦煌學
李敖談李敖
宇文所安談文學史的寫法
特稿 & 書評
城市·東亞·生活
特萊津:被遮掩的歷史
腐敗的四種癥狀
從濫用的權力下解放出來
淮軍:從偏師到勁旅
小說中的晉商
徽萊館
顧頡剛銘“九鼎”
知識分子應當尊敬誰?
讓記憶校正記憶
不是“學院式的作品”,有意思嗎?
恩典與經文
英國人是人么?
死于搖滾
一張興隆票:一個小家庭的破產故事
“李約瑟問題”
單說《十字蓮花》的“硬傷”
無端因緣著文章
失意成就大總統(tǒng)
如果開始就知道結局
莎士比亞真不難讀嗎?——兼答網友
極繁的小說,歇斯底里的現實主義
貧民窟的印度神訂
為大屠殺開脫?
詩可以觀——讀內藤湖南的漢詩
圣經正典的形成
真假丈夫和歷史真相
指尖薄技,還是工 之巧?——漫論手機語言“現象”
從“不怕鬼”到“不怕兔”
筆記 & 隨筆
是回憶,同時也是……質疑的思考
書的數字化壟斷
錢鍾書兩則妙語的西方來歷
到底是上海的雪
李白《靜夜思》不存在中日傳本的差異
二流小說家的自白
人曾經如何……認識和對待自然?
城市讓人心焦
死亡的文明與孤獨
“山寨美學”及其文化策略
《回鄉(xiāng)》遺漏的一次回鄉(xiāng)
小市民的《梅蘭芳》
為面包賣唱
隨后……壞天氣就來了
克婁巴特拉有真相嗎?
村上春樹的墻與蛋
狗屁問題
趙瑞蕻先生與南園詩社
倚天屠牛記
帕托契克的……責任觀與捷克現象學
談情說愛的科學觀
一紙清供
未曾開卷已先頹
永井荷風的東京
撩事斗非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