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世界三大隨筆大師的作品大全集,集合了蒙田、培根和愛默生的最優(yōu)秀的作品,代表了世界隨筆文學的最高成就,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隨筆文集。隨筆是散文的一種,這類文章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fā)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tài)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寫法上,它們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論性太強的闡釋,行文縝密而不失活潑,結構自由而不失嚴謹,因此,富有“理趣”是它們的突出特色。隨筆可以沒有任何的負擔,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嚴密的結構,形式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也可以對同類物進行綜合議論。隨筆也不受字數(shù)的限制,短的幾十字,長的幾千字,篇幅長短皆由內容而定。自隨筆產生以來,各個國家各個時期均出現(xiàn)了大批優(yōu)秀的散文隨筆大師,蒙田、培根和愛默生更成為其中經典代表人物。蒙田生于1533年,是法國文藝復興后期人文主義思想家、散文家。在當時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樣受到現(xiàn)代人的崇敬和接受。英國的培根,法國的帕斯卡、盧梭、普魯斯特、法朗士等一大批文學巨匠都吸收借鑒了蒙田隨筆的風格,他因此被后人尊奉為隨筆的鼻祖。蒙田出身于新貴族,曾做過15年文官,并游歷過意大利、瑞士等地,后來相當長時間閉戶讀書。他把旅游見聞、日常感想等記錄下來,集成《隨筆集》。蒙田以博學著稱,在隨筆集中,日常生活、傳統(tǒng)習俗、人生哲理等等無所不談,特別是引用了許多古希臘羅馬作家的論述,并且作者還對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寫與剖析,使人讀來有娓娓而談的親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學趣味。蒙田以智者的眼光,在作品中考察大千世界的眾生相,反思探索人與人生,肯定人的價值和欲望,批判教會和封建制度,主張打破古典權威,充滿了人性自由、科學知識的人文思想,行文恣肆汪洋,語言平易流暢,旁征博引,鑒古知今。它是16世紀各種思潮和各種知識經過分析的總匯,有“生活的哲學”之美稱,曾入選英國作家毛姆開列的“真正杰作文學書”書目和美國學者唐斯開列的“塑造當代文明的111本書”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