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作為社會實踐》(第4版)的出版基于以下原因:首先,電影產業(yè)在多媒體市場中的作用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其次,第3版發(fā)行以來電影理論和文化理論又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電影已經不再作為一個產業(yè)而獨立存在,而是越來越深地植入全球化媒體及其產業(yè)融合之中。當今,人們更多地通過電視機而不是去電影院觀看電影,本書需要對這一轉變的意義做出分析和闡述。同樣,我們在影院中看到的電影的特征,也像電影自身的產業(yè)結構和運作方式一樣,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因此,本版對于流行電影產業(yè)的現狀的評述也進行了較大的修正。本書從文化研究的角度觀照電影研究,因而與大多數電影研究教科書相比,在分析電影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是,由于文化研究與電影研究這兩個領域都有理論上的進展,因此在本版中似乎有必要進行更多的闡述。本版書的一個新特征是更加關注特效,既把它看做電影語言的組成部分,又把它看做當代電影中日益增長的奇觀的驅動力量。同時,本版書還擴展了對聲音的討論,就近年來圍繞這一問題的一些研究和爭論情況展開了闡述。關于觀眾的討論在以前的版本中就已經得到重視,在這一版本中需要把它與更多的研究聯(lián)系起來.從電影參與文化身份,尤其是性別、種族和民族身份的構建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為了反映當下的問題,書中所有的理論素材都得到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