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選民 翻譯理論研究綜述
一、譯學理論研究
1.許鈞 論翻譯活動的三個層面(1998)
2.左飚 論文化的可譯性(1999)
3.王賓 論不可譯性——理論反思與個案分析(2001)
4.林克難 翻譯研究:從規(guī)范走向描寫(2001)
5.楊自儉 我國譯學建設的形勢與任務(2002)
6.張佩瑤 對中國譯學理論建設的幾點建議(2004)
7.王克非 雙語平行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上的用途(2004)
8.傅勇林 文化理念、思想框架與譯學范式——試論翻譯在近代中國的文化定位(2005)
9.張關芳 分析隱喻翻譯中的認知過程(2005)
10.呂俊 范式批評與問題意識——對譯學研究的兩種路徑的批評研究(2006)
11.曾利沙 論文學翻譯“義一意”生成機制——主、客觀互動性個案研究(2006)
二、 譯學方法研究
12.許余龍 語言類型區(qū)別與翻譯(1987)
13.王曉元 意識形態(tài)與文學翻譯的互動關系(1999)
14.郭建中 韋努蒂及其解構主義的翻譯策略(2000)
15.吳義誠 翻譯研究的認知取向(2000)
16.劉軍平 翻譯經典與文學翻譯(2002)
17.呂俊 翻譯學應該從解構主義那里學些什么(2002)
18.張春柏 從文質之爭看佛經翻譯的傳統(tǒng)(2005)
19.劉全福 當“信”與“化境”被消解時——解構主義翻譯觀質疑(2005)
20.辛獻云 篇章象似性與英詩漢譯(2005)
21.羅選民 意識形態(tài)與文學翻譯——論梁啟超的翻譯實踐(2006)
三、相關學科研究
22.李運興 翻譯研究中的跨學科移植(1999)
23.蕭立明 系統(tǒng)功能觀與辯證論譯(1999)
24.申丹 論文學文體學在翻譯學科建設中的重要性(2002)
25.廖七一 重寫神話:女性主義與翻譯研究(2002)
26.蔣驍華 文化翻譯與文化生態(tài)平衡(2003)
27.陳宏薇 符號學與文學翻譯研究(2004)
28.黃國文 翻譯研究的功能語言學途徑(2004)
29.王斌 密母與翻譯(2004)
30.李亞舒 周伊萍 科學翻譯學芻議(2006)
31.潘文國 翻譯與對比語言學(2007)
四、譯學史論研究
32.譚我喜 試論翻譯學(1988)
33.沈蘇儒 繼承融合創(chuàng)立發(fā)展——我國現(xiàn)代翻譯理論建設芻議(1991)
34.劉重德 關于建立翻譯學的一些看法(1995)
35.孫致禮 談新時期的翻譯批評(1999)
36.張南峰 從邊緣到中心——從多元系統(tǒng)論的角度看中國翻譯研究的過去與未來(2001)
37.方夢之 20世紀下半葉我國翻譯研究的量化分析(2003)
38.楊曉榮 略談我國翻譯研究中為什么沒有流派(2004)
附錄:重要論著索引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