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先生(1909:1995),被認為是當代新儒家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師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稱之為北大哲學系“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與唐君毅先生、徐復觀先生并肩而立,號稱熊氏的三大弟子。牟宗三先生終生勤勉治學,致力于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復興和更新,為正在消逝的中國文化傳承血脈之存亡續(xù)絕而奔走呼號。清季民初以來的人文復興課題,使中國的知識界一直處于困擾和焦慮狀態(tài),主流對于目迷五色的現代物質文明的追慕,催促中國進人了一個現代化的圖騰崇拜時代,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被看做過時和不髦的而被“打掃”,新儒家所發(fā)出的不同的聲音完全被淹沒。延至當下,或者稍早些,中國突然發(fā)覺自己面對的是傳統(tǒng)的破碎敗壞和“洋涇浜”式的現代化,人文復興走向了誤區(qū),訴諸和回歸傳統(tǒng)再次成為一個輪回的主話題。于是,中國知識界“發(fā)現”了新儒家,也“發(fā)現”新儒家思考的價值。國內出版界也開始陸續(xù)出版牟宗三的作品,并一度形成了“牟宗三熱”。有趣的是,國人的研究領域也如同時尚界,凡思想成為某種時髦的時候,也是它即將過時的時候。這造成了我們對大部分的有價值的思考略知皮毛而已。想牟宗三先生也難免此一規(guī)律,且因為種種原因,牟宗三作品的出版分散于多家出版社,當然也不完整?;?、于這些考量,吉林出版集團計劃出版一套比較系統(tǒng)和完整的《牟宗三文集》。在此過程中,幸而獲得臺灣“學生書局”等出版界同人的支持,促使此一計劃得以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