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識讀物農村法律大講堂:刑事犯罪法律知識

農村法律大講堂:刑事犯罪法律知識

農村法律大講堂:刑事犯罪法律知識

定 價:¥20.00

作 者: 林樂鳴 編著
出版社: 農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農村法律大講堂
標 簽: 大眾法律知識讀物

ISBN: 9787109135338 出版時間: 2010-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32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農村法律大講堂》叢書以貼近生活、易懂實用為宗旨,選取與農村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經(jīng)常發(fā)生的法律問題進行介紹,內容涵蓋政治生活、經(jīng)濟生活、婚姻家庭等各個方面。寫作方式上采取問答式,語言力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并輔之以大量的例子,書后附有相關的法律條文,部分書后還附有相關實用文書,以求讓廣大農村讀者看得懂、用得上。 本冊為《刑事犯罪法律知識》。

作者簡介

暫缺《農村法律大講堂:刑事犯罪法律知識》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犯罪基本知識
1.所有的侵害行為都構成犯罪么?
2.根據(jù)鄉(xiāng)規(guī)民約或者風俗習慣能給別人定罪么?
3.不構成犯罪的侵害行為應當怎樣處理?
4.言論話語能否構成犯罪?
5.用巫術詛咒他人是否構成犯罪?
6.見死不救是否構成犯罪?
7.什么事情都沒做一定不會構成犯罪么?
8.只有造成了危害結果的行為才能構成犯罪么?
9.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所引起的結果都要負責么?
10.小孩子犯法會坐牢么?
11.精神病人的行為能構成犯罪么?
12.喝醉的人犯罪也要負刑事責任嗎?
13.聾、啞、盲人犯罪也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14.公司企業(yè)能成為犯罪主體么?
15.對于單位犯罪應該如何處罰?
16.只有故意犯罪才負刑事責任么?
17.什么是故意犯罪?
18.什么是過失犯罪?
19.既沒有故意也沒有過失的行為也要負責任么?
20.誤認為自己的行為有罪或者無罪應該如何處理?
21.因為誤認而殺錯了人對犯罪有影響么?
22.誤把人當成動物或者誤把動物當成人而打死應該如何處理?
23.由于失誤而使用實際上沒有危險的手段進行危害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24.動機不同對于犯罪有影響么?
25.什么是正當防衛(wèi)?
26.故意挑逗對方進攻然后進行“防衛(wèi)”為什么不屬于正當防衛(wèi)?
27.行為人對本來并不存在的“侵害”進行防衛(wèi)為什么不屬于正當防衛(wèi)?
28.對第三人進行的防衛(wèi)為什么不屬于正當防衛(wèi)?
29.先下手為強和事后報復為什么不屬于正當防衛(wèi)?
30.正當防衛(wèi)的限度如何確定?超過限度如何處罰?
31.對于持刀殺人的兇犯“殺死勿論”么?
32.什么是緊急避險?
33.緊急避險就不用負任何責任了么?避險超過必要的限度負什么責任?
34.必須是把犯罪實行完畢、造成結果才構成犯罪么?
35.為犯罪做準備是否構成犯罪?
36.犯罪預備要被處罰么?
37.實施犯罪但因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完成,應該如何認定?
38.犯罪未遂應該如何處罰?
39.自動放棄犯罪應該如何認定?
40.犯罪中止要負刑事責任么?
41.犯罪結果已經(jīng)發(fā)生后又悔改,構成犯罪中止么?
42.什么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在刑事責任上有什么特別之處?
43.只要是兩個人以上一同犯罪就構成共同犯罪么?
44.利用他人來實施犯罪應該如何認定?
45.什么是主犯?對于主犯應該如何處罰?
46.什么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如何處罰?
47.被迫參加犯罪的人也構成犯罪么?
48.什么是教唆犯?
49.教唆犯應該如何處罰?
50.一個行為觸犯了兩個以上的罪名應該如何認定?
案例與分析
二、刑罰基本知識
1.什么是刑罰?
2.在我國刑罰有哪幾種?
3.什么是死刑?
4.判了死刑就一定要把犯罪分子處死么?
5.什么是無期徒刑?
6.什么是有期徒刑?
7.“勞教”是有期徒刑么?
8.什么是拘役?
9.拘役和拘留有區(qū)別么?
10.什么是管制?
11.什么是罰金刑?
12.罰金刑判決以后怎樣執(zhí)行?
13.通常所說的罰款是罰金么?
14.什么是剝奪政治權利?
15.剝奪政治權利應該如何適用?
16.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如何起算和執(zhí)行?
17.什么是沒收財產(chǎn)?
18.犯了罪一定要被判刑么?
19.對未成年人犯罪適用免予刑事處罰有什么特別規(guī)定?
20.犯罪分子被判了刑還要對被害人進行賠償么?
21.法院是根據(jù)什么來對犯罪人裁量刑罰的?
22.量刑情節(jié)有哪幾種類型?
23.免除、減輕、從輕、從重處罰的量刑情節(jié)應該怎樣適用?
24.什么情況構成一般累犯?
25.什么情況構成特別累犯?
26.什么是自首?
27.怎樣認定“自動投案”?
28.怎樣認定“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29.自首的法律效果怎樣?
30.坦白和自首有什么區(qū)別?
31.什么是立功?
32.數(shù)罪并罰的一般原則是什么?
33.刑罰執(zhí)行完畢以前發(fā)現(xiàn)漏罪應當如何處理?
34.刑罰執(zhí)行完畢以前又犯新罪應當如何處理?
35.什么是緩刑?
36.緩刑的考驗期限怎樣確定?在這個期限內應該如何考察?
37.緩刑的法律后果怎樣?
38.減刑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39.符合什么條件時可以減刑或應當減刑?
40.無期徒刑減刑在限度上有什么要求?
41.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減刑在限度上有什么要求?
42.減刑應當遵循什么樣的程序?減刑后的刑期應當如何計算?
……
三、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犯罪
四、侵犯財產(chǎn)的犯罪
五、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會秩序的犯罪
六、破壞市場經(jīng)濟秩序的犯罪、貪污賄賂犯罪
附錄 相關法律法規(guī)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