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外交、國際關系當代中印關系述評

當代中印關系述評

當代中印關系述評

定 價:¥48.00

作 者: 王宏偉 著
出版社: 中國藏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國際關系

ISBN: 9787802531994 出版時間: 2009-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7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課題所關心和想著重探討的是,像中印這樣兩個幾千年來一直和平友好相處、彼此間沒有根本利害沖突的亞洲大國,在20世紀40年代后期各自獲得獨立和解放后,本應進一步團結一致,互相支持和加強合作,以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維護各自的民族獨立和振興各自國家的經(jīng)濟,為什么卻在60年代初期,在那人跡罕至的喜馬拉雅山脊上進行了一場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雖然為時很短,但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嚴重影響了中印兩國關系的正常發(fā)展,使兩國人民之間在50年代高漲起來的“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兩國人民是兄弟)的情誼暫時中斷。這一切究竟是怎樣發(fā)生的?其根源何在?英國殖民主義者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中國和印度方面的政策如何?冷戰(zhàn)后兩國的關系怎樣?未來的前景如何?等等。這里有一系列問題值得研究。但是,要研究這些問題,就必然會回顧歷史,而這樣做,卻難免有點翻舊賬之嫌。所以在這里,我要懇請所有關心這一課題的中印兩國的同行和朋友能予以理解,本課題研究的目的絕不是要翻舊賬或者追究歷史責任,而是希冀從中總結出一些正面的經(jīng)驗和發(fā)現(xiàn)一些有益的教訓。常言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雙方都能吸取正確的經(jīng)驗和教訓,并將它們轉化為持久的行動,那將無異于是使中印兩國人民擁有一份無價的至為珍貴的財富。的確,中印這兩個偉大的鄰邦的任何一方都沒有必要為他們數(shù)千年友好歷史長河中的這一不愉快的小小插曲背什么包袱,而是應當昂首闊步,更加滿懷信心地面向未來。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印關系取得可喜的進展。特別是在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1988年訪華后,中印關系逐漸得到全面恢復,兩國關系也趨于正常;李鵬總理和拉奧前總理分別于1991年和1993年互訪,兩國關系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和加強。中印兩國如果能在即將來I臨的21世紀里真誠合作,攜手共進,必將為人類再次創(chuàng)造輝煌。

作者簡介

  王宏緯,男,1934年生,195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東方學系,1959-1961年在國際關系學院(今外交學院)進修。長期從事涉外工作和南亞問題研究,先后訪問過斯里蘭卡、尼泊爾、緬甸、印度、美國、英國、法國、巴基斯坦和加拿大等國。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證書?,F(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教授,兼中國南亞學會和上海世界觀察研究院等單位顧問。主要著作有:《高山王國尼泊爾》(1980)、《尼泊爾民族志》(1990)、《中印邊界秘史》(譯著,1991)、《南亞區(qū)域合作的現(xiàn)狀與未來》(1993)、《喜馬拉雅山情結:中印關系研究》(1997)、《列國志-尼泊爾》(2004)、《尼泊爾-人民和文化》(2007)、《來自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報告:尼泊爾(毛主義者)的興起》(2007)、《中印邊界問題真相》(譯著,2008)等。另有有關南亞問題的論文、評論、政策建議和散文等百余篇。其中《喜馬拉雅山情結:中印關系研究》于1999年榮獲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yōu)秀成果獎。

圖書目錄

修訂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舊時代的遺產(chǎn)
第一節(jié) 英帝國主義對西藏蓄謀已久的侵略
首先控制喜馬拉雅山地區(qū)諸小國
第一次侵略西藏的戰(zhàn)爭
第二次侵略西藏的戰(zhàn)爭
《續(xù)訂藏印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
英俄關于西藏的協(xié)議
關于通商章程的談判
英國對班禪和達賴的拉攏和力圖在西藏培植親英勢力
第二節(jié) 英國對西藏政策的改變
支持十三世達賴反對祖國,干涉中國統(tǒng)一
逼迫袁世凱政府同意召開三方會議
英在西姆拉會議上陰謀策劃西藏“獨立”
“麥克馬洪線”的由來
殖民主義者偷偷篡改歷史
第三節(jié) 英俄帝國對中國西部邊疆的侵略和爭奪
關于所謂的“1842年邊界條約”
1846-1847年英國邊界委員會線
關于“約翰森線”
英國企圖分裂新疆的陰謀
中國在喀喇昆侖山口界石的豎立
關于阿爾達的劃界建議
英國單方面提出“馬繼業(yè)-竇納樂線”
第二章 印度獨立后的北進政策
第一節(jié) 印度獨立后的外交政策
第二節(jié) 取代英國控制喜馬拉雅山諸小國
兼并錫金
控制不丹
將尼泊爾納入印度的安全體系
第三節(jié) 在西藏問題上的所作所為
慫恿西藏“獨立”
要求西藏承認印度在西藏繼續(xù)享有特權
支持西藏貿易考察團的分裂活動
企圖將流產(chǎn)的“西姆拉條約”及其通商附則強加給中國
介入1949年7月的“驅漢事件”
第三章 建交初期的歲月(1949-1954)
第一節(jié) 中印兩國正式外交關系的建立
第二節(jié) 新中國重視同印度發(fā)展友好關系
第三節(jié) 尼赫魯對新中國的政策和策略
第四節(jié) 在西藏問題上的齟齬
干涉中國進軍西藏
印度方面的明智決策
中方堅持原則立場和對印方正當利益的照顧
第五節(jié) 建交初期的相互支持與合作
第四章 中印友好的鼎盛時期(1954-1958)
第一節(jié) 《中印關于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xié)定》的簽署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會談雖有波折,但雙方終于達成妥協(xié)
協(xié)定的影響及公眾的反應
第二節(jié) 兩國政府領導人的互訪
周恩來首次訪問印度
毛澤東多次會見尼赫魯
高層互訪趨于頻繁
第三節(jié) 在廣泛的國際領域內的相互支持與合作
第四節(jié) 蓬勃發(fā)展的文化友好往來
第五節(jié) 潛伏和漸露端倪的邊界沖突
趁中國忙于抗美援朝,大舉向北推進
在1954年談判中的表現(xiàn)
1954年協(xié)定的墨跡未干,即開始侵占中國領土
印方片面修改地圖
關于中方地圖的爭論
首次在中段邊界對峙
將觸角伸向阿克賽欽
尼赫魯正式向中方提出了領土要求
第五章 西藏叛亂與中印關系
第一節(jié) 印度拉攏達賴喇嘛,鼓勵“西藏獨立”
第二節(jié) 印度支持西藏反動農奴主的反革命叛亂
第三節(jié) 關于“達賴喇嘛聲明”
第四節(jié) 同帝國主義分子沆瀣一氣,毒化中印友好關系
第五節(jié) 企圖再次召開類似1913~1914年的西姆拉三方會議
第六節(jié) 一方迫切陳辭,一方不識軒輊
第六章 邊界形勢的惡化
第一節(jié) 有關邊界走向的分歧
西段
中段
東段
第二節(jié) 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第三節(jié) 1959年的邊境形勢
朗久事件
空喀山口事件
第四節(jié) 尼赫魯在邊界問題上態(tài)度的變化
第五節(jié) 周恩來親赴新德里
中方關于兩項臨時性安排的建議
尼赫魯對周恩來建議的巧妙拒絕
周恩來再次建議兩國總理會談
關于兩國總理會晤的協(xié)議
徹底失敗的高級會晤
第七章 走向邊界戰(zhàn)爭
第一節(jié) 1961年的邊界局勢
曇花一現(xiàn)般的平靜
中方的含蓄警告
尼赫魯開始談論戰(zhàn)爭
印方肆意加劇緊張關系
關于中緬邊界條約的爭端
第二節(jié) 印度的前進政策
印度政府1961年11月2日高層會議的決定
陸軍總部對高層會議指令的修改
顯示使用武力的決心:收復果阿
印方全線向中國境內推進
中方被迫恢復在西段邊界的巡邏
1962年7月至9月間西段邊界的局勢
1962年9月至10月間東段邊界的局勢
第三節(jié) 短暫的邊界戰(zhàn)爭
尼赫魯對中國宣戰(zhàn)
中方高層會議的決策
第一階段的反擊
第二階段的反擊
……
第八章 中印邊界戰(zhàn)爭的影響
第九章 痛定思痛:尼赫魯為什么在1962年堅持同中國進行軍事對抗
第十章 從解凍走向和解
第十一章 冷戰(zhàn)后的中印關系
第十二章 印度的核試驗與中印關系
第十三章 進入睦鄰友好新時期的中印關系
第十四章 中印關系的未來
附錄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