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
賈誼
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六國)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而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風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去。襲九淵之神龍兮,湯深潛以自珍。偭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
彼尋常之污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鱧鯨兮,固將制于螻蟻。
天不可預慮兮,道不可預謀;遲速有命兮,焉識其時!
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
枚乘
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中郁結之輪菌,根扶疏以分離。上有千仞之峰,下臨百丈之豀。湍流溯波,又澹淡之。
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其少進也,浩浩澧澧,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其波涌而云亂,擾擾焉如三軍之騰裝。其旁作而奔起也,飄飄焉如輕車之勒兵。
磨礱底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畜養(yǎng),不見其益,有時而大;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
鄒陽
意合則胡越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則骨肉為仇敵,朱象管蔡是矣。
晉文親其仇,而強伯諸侯:齊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
劉徹
函荾獲以俟風兮,芳雜襲以彌章。的容與以猗靡兮,縹飄姚戲愈莊。燕淫衍而撫楹兮,流連視而娥揚。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紅顏而弗明。
淮小山
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
司馬相如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雷殷殷而響起兮,聲像君之車音。
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郁郁其不可再更。
明者遠見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無形。
東方朔
尊之則為將,卑之則為虜;抗之則在青云之上,抑之則在深泉之下;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
司馬遷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 《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猛虎之猶豫,不若蜂蠆之致螫;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孟賁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痦聾之指麾也。
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狡兔死,走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楊惲
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焦羔,斗酒自勞。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數人,酒后耳熱,仰天撫缶而呼嗚嗚。
揚雄
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而君子小人見矣。
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
毛詩序
變風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發(fā)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
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王充
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聲,皆快于耳。
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
張衡
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王雎鼓翼,鴿鷓哀鳴,交頸頡頏,關關嚶嚶。
趙壹
寧饑寒于堯舜之荒歲兮,不飽暖于當今之豐年。乘理雖死而匪亡,違義雖生而匪存。
孔融
燕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里,乃當以招絕足也。
禰衡
順籠檻以俯仰,窺戶牖以踟躕;想昆山之高岳,思鄧林之扶疏;顧六翮之殘毀,雖奮迅其焉如?
王粲
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丘。華實蔽野,黍稷盈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鐘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三國(魏、蜀)
曹丕
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
被入門之初服,出登車而就路。遵長途而難邁,馬躊躇而回顧。野鳥翩而高飛,愴哀鳴而相慕。
曹植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裱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
明眸善睞,輔靨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
忽焉縱體,以邀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騏驥長鳴,伯樂昭其能。
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
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于淑媛;有龍淵之利,乃可以議于斷割。
諸葛亮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諬康
堯、舜之君世,許由之巖棲,子房之佐漢,接輿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數君,可謂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動,各附所安。故有處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論。且延陵高子臧之風,長卿慕相如之節(jié),志氣所托,不可奪也。
晉代
李密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傅玄
懸言物理,不可以言盡也;施之于事,言之難盡,而試之易知也。
潘岳
長楊映沼,芳枳樹籬。游鱗澹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藹,靈果參差。
左思
發(fā)言為詩者,詠其所志也;升高能賦者,頌其所見也。美物者貴依其本,贊事者宜本其實。
王羲之
……
南朝(宋、齊梁)
劉義慶
孔稚珪
范縝
張融
吳均
劉勰
江淹
劉峻
丘遲
鐘嶸
蕭統(tǒng)
蕭繹
北朝(北周)
庚信
唐代
魏徵
駱賓王
王勃
王維
李白
李華
元結
韓愈
劉禹錫
白居易
柳宗元
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