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法治運轉起來:大歷史視野中習慣的制度命運研究》的直接目標是力求客觀展示和論證習慣在法治中的地位。為此,它首先研究了習慣自身,然后考察了習慣的制度命運在中西的差異及其技術制度原因,接著論述了中西習慣的制度命運對中西法治命運的決定性影響,最后提出了改變習慣制度命運的途徑。中西比較研究表明:建立習慣并非易事,然而,它卻是使法治得以運轉的關鍵因素之一?!妒狗ㄖ芜\轉起來:大歷史視野中習慣的制度命運研究》也可以看作是“本土資源說”的具體化和系統(tǒng)化的研究:不僅展示和闡述了中國法治為什么要利用習慣(即本土資源)的問題,也分析了中國法治怎樣利用習慣(即本土資源)的問題;不僅提出了“本土資源”這個問題,也客觀地、歷史地論證了這個問題及其解決途徑?!妒狗ㄖ芜\轉起來:大歷史視野中習慣的制度命運研究》的較高目標是勉力建立“中國大法學”。中國法治不只是存在著微觀的、具體的法律制度的精細化、技術化、操作化的問題,更面臨著“向何處去”、任務及道路等戰(zhàn)略性、方向性的問題。因此,中國法學不僅需要像“詮釋法學”、“社科法學”等那樣的“微觀法學”,也需要像《使法治運轉起來:大歷史視野中習慣的制度命運研究》所展現(xiàn)的那種“宏觀法學”;不僅需要“以小見大”,而且需要“以大見大”;不僅需要像“轉型中國”、“現(xiàn)代化”、“全球化”等那樣的背景、語境、視野、視閾、視角,而且需要將這些背景直接推向前臺并揭示出來、呈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