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旅游學界一些專家學者,特別是一批年輕的科學工作者,正在積極探索旅游學的新理論、新觀點和新體系,對以前教材和專著中的某些觀點提出批評、修正和補充,這種創(chuàng)造精神應該給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它將使我國的旅游科學走向成熟和完善。為此,我有幾點關于旅游學研究方法論的不成熟意見,提出來供大家參考。1.理論聯系實踐。理論來自實踐,并用來指導實踐,純思辨的方法不適宜于旅游學科的研究。旅游學在本質上是應用性的,它的概念、范疇和原理都與旅游活動、旅游業(yè)密切相關。雖然旅游學不是單純研究旅游者、旅游業(yè)的科學,但旅游者的活動規(guī)律、旅游業(yè)的運行規(guī)則畢竟還是它的重要視角。2.洋為中用。西方國家的現代旅游業(yè)比較發(fā)達,旅游科學的研究起步較早,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泛,他們的許多研究成果值得借鑒。但是,各國的歷史條件存在差異,其現實的社會狀況、意識形態(tài)也不盡相同,發(fā)展旅游業(yè)的道路和措施也不會完全一樣。中西文化之間差異的存在,要求我們在移植某些外來概念、理論和方法的時候,必須做到本土化,那種原封不動、全盤照搬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們必須聯系我國旅游業(yè)的具體情況,將之作為我國旅游學研究的立足點。3.系統性和邏輯性。對一個原有的理論體系提出批評,指出其缺陷和不足,這是創(chuàng)新改革精神的表現。但要建立和采用一種新的理論體系,則必須做縝密的、系統的思考,充分考慮各范疇之間、各原理之間的邏輯關系。我們經常發(fā)現,某種意見在局部看來是閃光的,但放在整體中去運用則往往是黯淡的、無效的。嚴格的邏輯方法和分析比較,是旅游學研究者必具的思維方式。我們應該讓別人在你的意見中看出你的總體思路和方法論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