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民族來說,先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其間,中華文化得到孕育,中華文明基本定型,中華民族為整合夷、形成多元一體的格局作好了歷史的最終準備。根據文化軸心理論,先秦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開篇和重要組成部分,它深刻影響了中國藝術的基本走勢。另外,藝術是文化的鎖鑰,先秦藝術遺物蘊涵的深厚的文化信息,是建構和詮釋中國文化本原的重要材料,補充了典籍的不足?!皬钠鹪粗欣斫馐挛铮褪菑谋举|上理解事物?!保ǘ爬蒸斊妫┭芯勘驹趥鹘y(tǒng)文化的深度開掘,利于鑄造當代中華民族精神,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在諸文明互動、全球化走勢日益加深的趨勢下,世界各民族更多保有多元性與趨異性,故而中國藝術本原的發(fā)覆,更引起世界漢學家的熱切關注。這成了一個新的藝術前沿。《先秦藝術史》分緒論、巖畫、陶器、玉器、青銅器、漆器、繪畫七個部分,以一萬年為維度,根據藝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突破傳統(tǒng)歷史學的歷史分期,以大量已出及新出考古材料為對象,以文化“軸心時代”和“元典精神”為理論支撐,在藝術圖像學、形態(tài)學和美學的方法外,運用人類學、文化學方法,對我國先秦藝術的形式風格和審美特征及其發(fā)展歷程,作出簡練、明晰、富于層次感的闡述,并發(fā)明其對后世中國藝術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