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都離不開科學的發(fā)明,科學家們?yōu)榇俗龀隽酥匾暙I,諾貝爾獎的設立正是對科學家的表彰。這一重大獎項的設立者諾貝爾,生前致力于炸藥的研究,獲得技術發(fā)明專利255項,積累了巨額財富。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遺囑:將部分遺產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yī)學、文學及和平(后添加了“經濟”獎)5種獎金,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學者。物理學是探索自然的基礎學科,它是科技進步的基石,所以物理學獎也是諾貝爾獎的重中之重。自1901年頒發(fā)了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來,已有數位物理學家獲此殊榮。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居里夫人、鼎鼎大名的愛因斯坦以及華人科學家楊振寧和李政道等。他們在物理學的眾多領域中做出了重大貢獻,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栋倌曛Z貝爾獎(物理卷)》著重介紹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發(fā)現(xiàn)、發(fā)明過程,他們取得的成就以及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文章語言通俗易懂,可讀性強。對于廣大青少年來說,閱讀《百年諾貝爾獎(物理卷)》不僅能夠走進科學殿堂,了解當今世界最尖端的科學技術,更能體會科學家們艱辛的成才之路和來之不易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