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災害及其防治減災救災

減災救災

減災救災

定 價:¥54.00

作 者: 鄒銘 主編
出版社: 中國社會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政治

ISBN: 9787508729756 出版時間: 2009-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健全救災工作分級負責、救災經(jīng)費分級承擔的制度,分類管理、分綴負責,條塊結(jié)合、屬地為主的災害應急救助管理體制,統(tǒng)一指揮、反應靈敏、協(xié)謫有序、運轉(zhuǎn)高效的自然災害四級應急響應機制,不斷規(guī)范各項災害應急救助工作規(guī)程。災害救助內(nèi)容和措施逐步拓展到災害應急響應、災民緊急轉(zhuǎn)移安置、災民生活救助、救災捐贈、災后恢復重建、備災減災等多個方面。初步建成了以救災工作分級負則、救災經(jīng)費分級承擔制度為基礎(chǔ),社會動員機制為補充,應急措施相配套的災害應急救助體系。

作者簡介

暫缺《減災救災》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國自然災害的基本情況
第一節(jié) 中國自然災害主要特點
一、災害種類多
二、分布地域廣
三、發(fā)生頻率高
四、造成損失重
第二節(jié) 中國自然災害發(fā)展趨勢
一、氣候變化的影響
二、人為因素的影響
第二章 改革開放前的救災工作(1978年以前)
第一節(jié) 救災歷史沿革
第二節(jié) 20世紀50年代救災工作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救災工作
二、人民公社體制下的救災工作
第三節(jié) 20世紀60—70年代救災工作
第三章 改革開放后的救災工作(1978—1999年)
第一節(jié) 20世紀80年代救災工作
一、救災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二、救災工作的改革
第二節(jié) 20世紀90年代救災工作
一、救災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二、救災工作的改革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改革開放后救災工作的主要成就
一、切實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二、初步建立救災工作分級管理體制
三、規(guī)范了中央級救災資金管理
四、推進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shè)
五、引導受災群眾開展生產(chǎn)自救
六、社會互助互濟蔚然成風
七、減災救災國際交流合作日益活躍
第四章 新世紀救災工作(2000年之后)
第一節(jié) 救災管理體制
第二節(jié) 救災應急保障
一、法規(guī)制度保障
二、應急預案建設(shè)
三、救災資金保障
四、救災物資儲備
五、救災裝備保障
六、科學技術(shù)支撐
第三節(jié) 災情信息管理
一、災害信息管理概況
二、災害信息管理制度建設(shè)
三、災害信息管理平臺建設(shè)
四、災情信息管理的成效
第四節(jié) 救災應急響應
一、及時啟動救災應急響應
二、緊急轉(zhuǎn)移安置受災群眾
三、建立部門應急聯(lián)動機制
四、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第五節(jié) 民房恢復重建
一、民房恢復重建原則
二、民房恢復重建程序
三、汶川地震農(nóng)房重建
四、民房重建工作經(jīng)驗
第六節(jié) 冬春生活救助
一、冬春救助工作概況
二、冬春生活救助標準
三、冬春救助管理制度
第七節(jié) 救災社會動員
一、救災捐贈
二、救災志愿服務
第五章 綜合減災
第一節(jié) 減災歷史沿革
第二節(jié) 減災十年活動
一、國際減災十年委員會
二、國內(nèi)減災活動
三、國際減災活動
第三節(jié) 新世紀綜合減災
一、減災組織機構(gòu)建設(shè)
二、減災法律法規(guī)體系
三、減災工程項目建設(shè)
四、災害監(jiān)測預警體系
五、減災科技支撐體系
六、減災人才隊伍建設(shè)
七、基層社區(qū)防災減災
八、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第六章 減災救災國際合作
第一節(jié) 積極推動國際減災交流平臺建設(shè)
第二節(jié) 積極參與國際減災救災合作
一、國際人道主義援助行動
二、上合框架下的救災合作
三、東盟框架下的減災合作
四、其他框架下的減災救災合作
第三節(jié) 推進國際減災合作機制和機構(gòu)建設(shè)
一、加入“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機制
二、建立“國際減輕旱災風險中心”
三、籌建“UN—SPIDER北京辦公室”
四、籌建“亞洲區(qū)域巨災研究中心”
第七章 減災救災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第一節(jié) 面臨形勢
一、加強減災救災工作是應對各類自然災害的客觀要求
二、加強減災救災工作是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
三、加強減災救災工作是各級政府應認真履行的重要職責
第二節(jié) 基本要求
一、堅持以人為本,把握需求,在更高層次上提供服務
二、堅持圍繞中心,融入全局,在更寬視野中精心謀劃
三、堅持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整合資源,在更廣平臺上凝聚力量
四、堅持固本強基,強化能力,在更實基礎(chǔ)上科學發(fā)展
第三節(jié) 主要任務
一、提高巨災風險防范能力
二、健全區(qū)域和部門應急聯(lián)動機制
三、加強防災減災人才隊伍建設(shè)
四、加強災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建設(shè)
五、加強城鄉(xiāng)基礎(chǔ)設(shè)施抗災能力
六、加強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shè)
七、提高減災救災科學技術(shù)保障水平
八、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
第八章 救災典型案例
第一節(jié) 改革開放后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案例
一、1998年長江、松花江、嫩江特大洪澇災害
二、2008年南方特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
三、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
第二節(jié) 改革開放后其他重大自然災害案例
一、1988年云南瀾滄、耿馬、滄源地震
二、1991年江淮流域水災
三、1999—2001年大旱災
四、2003年新疆巴楚一伽師地震
五、2003年淮河流域水災
六、2003年渭河流域水災
七、2004年第14號臺風
附錄
減災救災工作政策法規(guī)
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guī)劃
《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中國的減災行動
災害應急救助工作規(guī)程
民政部救災應急工作規(guī)程
自然災害情況統(tǒng)計制度
救災捐贈管理辦法
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款物統(tǒng)計辦法
海關(guān)總署關(guān)于印發(fā)《關(guān)于救災捐贈物資免征進口稅收的暫行辦法》的通知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