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江水注》枝城一武漢河段校注與復原(下篇)
《水經注》記載的洛陽——《轂水注》注
論清一代關于疆土版圖觀念的嬗變
唐宋時期四川地區(qū)州縣置廢的考察
遼代州制研究
行政區(qū)域整理過程中的邊界與插花地——以民國時期潼關劃界為例
古代項羽信仰的時空特征
近世韓國洞神與中國江南土地神崇拜的比較
四鄰地主:社區(qū)空間中的村廟系統——以明清時期泰順四都為例
清末至民國時期江南地區(qū)廟產興學的時空分析
遼金元北京城市擴展過程與行政建制研究
青州城市歷史地理初步研究
福建政區(qū)沿革治所考
清代南澳廳考
近代閩東茶葉貿易與早期資本主義全球化——以福建坦洋茶葉貿易研究為中心
“漢陽諸姬”:基于地理學的證偽
淮水流域“華夏邊緣”特質的消弭與延續(xù)——以相關古史傳說為文本分析對象
“山結”、“水結”、“路結”——對于蘭州在絲綢路上重要地位的新認識
元代河南行省的站道研究
民國以來的黃河航運
雍正開發(fā)貴州的決策過程、原因及其影響
“征調西兵”及其對南宋前期政治的影響
調查研究
中國東南山區(qū)的地域社會結構:以明清浙江泰順縣為例
地圖史
清代西藏歷史地圖的編纂、史料及方法
古籍整理
隋代關防體系研究——以《隋書·地理志》為考察中心
問題討論
關于不韋縣設置的兩個問題
譯叢
郡與區(qū)域——1700—1830年中英格蘭東部地區(qū)的移民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