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謝閣蘭(Victor Segalen,1878~1919),法國詩人、作家、學者,生于布列塔尼,早年學醫(yī)并終生以此為業(yè),但其志趣卻在文藝和哲學方面。他所處時代的歐洲文壇,象征主義之象牙塔令人窒息,于是謝閣蘭利用自己海軍醫(yī)生的身份開始了尋找“異域”,拓建“自我帝國”的旅程。1903年,他去了塔希提,兩年的島居生活留下一部小說《遠古人》。隨著旅程深入,最初的個人審美逐漸在謝閣蘭筆下成為一種普世的人生美學,從而煥發(fā)出尼采式的拯救熱情,這種激情背后是歐洲19世紀末的虛無厭世——“上帝死了”,之后,要么葬身于虛無,要么,與虛無搏斗……“異域情調”與“多異之美”正是謝閣蘭憑以生存的信念。1909年他來到中國,用生命的最后十年致力于研究中國文化,并完成了從“中華帝國”到“自我帝國”的意識轉移。這期間創(chuàng)作、構思的一系列作品和論著——《碑》、《畫》、《勒內·萊斯》、《出征:真國之旅》、《異域情調論》等——奠定了謝閣蘭在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