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自然界、人類社會還是心靈空間中,“精”與“泛”經常都是相對而言的。精是九天瀑布,泛是五湖漣漪;精是奇峰兀起,泛是曲徑迂回;精是真金百煉,泛是頑石未琢;精是珍肴玉饌,泛是糙米雜糧;精是杰出人物,泛是平民百姓;精是城池樓閣,泛是廣漠原野;精是廟堂雅樂,泛是鄉(xiāng)間小調;精是凝神專注,泛是無意注意……當然,不論“精”或“泛”,都不只是某種對象、特征或定勢,而是分別代表某種趨向或變化:相對于“精”的是提煉、鉆研、集中、收束等,相對于“泛”的是夾雜、游玩、漫延、散開等。若就其范圍而言,“泛”總是大于“精”(將它包括在內);若就其特性而言,“精”總是比“泛”純粹;若就其轉化而言,作為前提的“泛”可能是“精”的準備,作為結果的“泛”可能是“精”的實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