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公案》是一部晚清白話章回體小說,成書時間大約在清光緒十八年(1892)左右,作者為貪夢道人,原名楊挹殿,福建人氏?!杜砉浮肥桥c《施公案》《七俠五義》等書齊名的不可多得的一部俠義公案小說。書中的主人公彭朋,原型為清康熙年間的名臣彭鵬,字奮斯,又字古愚,號九峰,生于明末崇禎/\年-(1635),卒于清代康熙四十三年(1704)。彭鵬是福建莆田人,舉人出身,最初從三河縣知縣做起,因屢有政績,后升至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由于他在任之時,為官清廉,執(zhí)政為民,深受百姓愛戴與擁護。因此,關于彭公善于斷案、除暴安良的故事,在民間一直是口耳相傳。在彭公去世后,那些擅長筆墨的家鄉(xiāng)文人,在不同版本的民間故事的基礎上,加以虛構渲染,寫成了這部長篇巨制——《彭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