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生于亂世才自高
第一章 家世淵源及文化啟蒙
第一節(jié) 生于傳教士家庭
第二節(jié) 融會中西的早年教育
第三節(jié) 東莞王家一門數杰
第二章 北洋大學法科的首屆翹楚
第一節(jié) 奔赴津門求學
第二節(jié) 北洋大學的魔鬼訓練
第三節(jié) 巍巍學府北洋高
第三章 問學于東西洋之間
第一節(jié) 東渡扶桑覓新知
第二節(jié) 美國耶魯大學的高材生
第三節(jié) 赴歐洲研究國際公法
第四章 入閣南京臨時政府
第一節(jié) 辛亥風云之際抽身返國
第二節(jié) 而立之年的外交總長
第三節(jié) 在南北夾縫中折沖樽俎
第五章 為憲政鼓與呼
第一節(jié) 北洋政府首任司法總長
第二節(jié) 撰著《中華民國憲法芻議》
第三節(jié) 為憲政實施而奔走
第四節(jié) 置身于國民外交浪潮
第六章 華盛頓會議上力爭國權
第一節(jié) 會前未雨綢繆
第二節(jié) 仗義執(zhí)言伸國權
第三節(jié) 是非功過待評說
第七章 曇花一現的“好人政府”總理
第一節(jié) 投身“好政府主義”思潮
第二節(jié) 出任“好人政府”閣魁
第三節(jié) 始料不及的倒閣風潮
第八章 馳譽國際常設法院
第一節(jié) 國際常設法院首屆法官
第二節(jié) 參與修訂國際法
第三節(jié) 媒介中西學術的橋梁
第九章 主持法權會議
第一節(jié) 眾望所歸的首席代表
第二節(jié) 會議內外的艱難交涉
第三節(jié) 無果而終的結局
第十章 推動法制現代化
第一節(jié) 主持司法改造
第二節(jié) 參與六法體系構建
第三節(jié) 為廢約外交提供法理支撐
第十一章 盧溝烽火中重掌外交
第一節(jié) 重返外交壇坫
第二節(jié) 七七事變后的外交應對
第三節(jié) 向國際社會揭橥日軍暴行
第四節(jié) 鼓舞國人抗戰(zhàn)必勝信心
第十二章 戰(zhàn)時外交的幕后顧問
第一節(jié) 倡導文化抗戰(zhàn)
第二節(jié) 參與中美、中英新約談判
第三節(jié) 參加開羅會議
第十三章 參與聯合國創(chuàng)建
第一節(jié) 闡釋集體安全理論
第二節(jié) 溝通朝野意見
第三節(jié) 見證聯合國成立
第十四章 戰(zhàn)后的政治參與
第一節(jié) 籌謀戰(zhàn)后遺留問題
第二節(jié) 大廈將傾之際的“制憲”與“行憲”
結語 出山未比在山清
參考書目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