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金屬材料磨損基礎
1.1 金屬摩擦的基本理論
1.1.1 金屬表面的特性
1.1.2 金屬表面的接觸
1.2 金屬的磨損
1.2.1 磨損的類型
1.2.2 磨損的評定方法
1.2.3 磨損的失效分析
1.3 磨損機制及其影響因素
1.3.1 粘著磨損
1.3.2 磨料磨損
1.3.3 表面疲勞磨損
1.3.4 腐蝕磨損
1.3.5 沖蝕磨損
1.3.6 微動磨損
1.4 磨損的試驗與分析
1.4.1 磨損試驗
1.4.2 表面形貌的測試
1.4.3 磨損表面失效與磨屑分析
1.4.4 磨損的動態(tài)測試
參考文獻
第2章 耐磨鑄鋼
2.1 高錳鋼
2.1.1 高錳鋼的化學成分標準
2.1.2 高錳鋼的化學成分
2.1.3 合金元素在高錳鋼中的應用
2.1.4 高錳鋼的鑄造
2.1.5 高錳鋼的具體鑄造方法
2.1.6 高錳鋼的熱處理
2.1.7 高錳鋼的強化處理
2.1.8 高錳鋼的加工硬化機理
2.1.9 Mn17高錳鋼
2.2 奧氏體中錳鋼
2.2.1 化學成分的選擇
2.2.2 中錳鋼組織及性能
2.2.3 中錳鋼中的夾雜物
2.2.4 中錳鋼的加工硬化
2.3 耐磨合金鋼
2.3.1 耐磨鋼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2.3.2 耐磨低合金鋼
2.3.3 耐磨中合金鋼
2.3.4 耐磨高合金鋼
2.3.5 抗磨耐蝕不銹鋼
2.3.6 軸承鋼
2.3.7 耐熱耐磨鋼
參考文獻
第3章 耐磨合金鑄鐵
3.1 耐磨鑄鐵中常用的合金元素
3.1.1 白口鑄鐵的穩(wěn)定性
3.1.2 合金元素與碳的相互作用
3.1.3 常用合金元素
3.1.4 常用合金元素在鑄鐵中的應用
3.2 減摩鑄鐵
3.2.1 含磷鑄鐵
3.2.2 釩鈦鑄鐵
3.2.3 硼鑄鐵
3.2.4 鈮鑄鐵
3.3 抗磨鑄鐵
3.3.1 常用白口鑄鐵分類
3.3.2 普通白口鑄鐵
3.3.3 低合金白口鑄鐵
3.3.4 鎳硬白口鑄鐵
3.3.5 中合金白口鑄鐵
3.3.6 高鉻鉬白口鑄鐵
3.3.7 高鉻白口鑄鐵
3.4 冷硬白口鑄鐵
3.4.1 冷硬白口鑄鐵的成分及性能特點
3.4.2 冷硬白口鑄鐵的應用
3.5 中錳耐磨球墨鑄鐵
參考文獻
第4章 有色合金及其他耐磨材料
4.1 概述
4.1.1 軸承合金的組織與性能
4.1.2 軸承合金的種類
4.2 錫基合金
4.2.1 錫銻二元相圖及錫銻銅合金的組織
4.2.2 錫基軸承合金化學成分及其性能
4.3 鉛基合金
4.4 銅合金
4.4.1 錫青銅
4.4.2 鉛青銅
4.4.3 鑄造鋁青銅
4.4.4 其他青銅
4.4.5 變形青銅軸承合金
4.4.6 黃銅(銅鋅)合金
4.5 鋁基軸承合金
4.5.1 鋁基軸承合金的性能特點及其類型
4.5.2 鋁基軸承合金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與應用范圍
4.6 鋅基軸承合金
4.6.1 鋅合金的組織
4.6.2 鋅基軸承合金的化學成分與性能
4.7 鈷基和鎳基耐磨合金
4.7.1 鈷基耐磨合金
4.7.2 高碳低鈷合金和高碳鎳基合金
參考文獻
第5章 鑄造金屬復合耐磨材料
5.1 鑄滲復合
5.2 鑄鑲復合
5.3 雙液雙金屬復合鑄造抗磨材料
5.4 鑄造原位合成復合技術
5.5 壓力鑄造法制備復合材料
參考文獻
第6章 典型耐磨零件生產實例
6.1 磨球
6.2 球磨機襯板
6.2.1 平做立澆法雙金屬復合襯板
6.2.2 雙液雙金屬復合鑄造襯板
6.3 破碎機顎板
6.3.1 雙液澆注可變鑄型雙金屬復合鑄造顎板
6.3.2 雙液雙金屬復合鑄造顎板
6.3.3 雙金屬組合式齒板
6.4 錘頭
6.4.1 雙液雙金屬復合鑄造錘頭
6.4.2 組合式雙金屬復合鑄造錘頭
6.4.3 鑲鑄法復合鑄造錘頭
6.4.4 消失模真空吸鑄工藝鑲鑄雙金屬復合鑄造錘頭
6.5 風扇磨沖擊板
6.5.1 復合鑄造沖擊板
6.5.2 鑲鑄沖擊板
6.5.3 鑄滲沖擊板
6.6 拋丸機葉片
6.7 組合式雙金屬復合鑄造板錘
6.8 截齒
6.9 軋輥
6.9.1 軋鋼機軋輥
6.9.2 面粉軋輥
6.9.3 冶金軋輥
6.10 泵殼與葉輪
6.11 高爐料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