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超分子化學的發(fā)展
1.1.1 從分子化學到超分子化學
1.1.2 超分子化學概念的演化
1.1.3 關于超分子化學的表述
1.1.4 配位超分子化學
1.2 超分子體系穩(wěn)定因素
1.2.1 能量效應
1.2.2 熵效應
1.2.3 鎖和鑰匙原理
1.2.4 協(xié)同效應
1.2.5 模板效應
1.2.6 熱力學和動力學影響
1.2.7 晶體自組裝
1.3 超分子結構化學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章 超分子體系中的弱相互作用——分子間鍵
2.1 氫鍵
2.1.1 氫鍵的幾何參數和形態(tài)
2.1.2 氫鍵的分類和強度
2.1.3 氫鍵的組裝形式
2.1.4 超分子體系中的非常規(guī)氫鍵
2.1.5 氫鍵的研究方法
2.1.6 基于氫鍵組裝的超分子化合物
2.2 π-π堆積作用
2.2.1 π-π堆積作用的本質
2.2.2 稠環(huán)晶體中π-π堆積作用的常見構型
2.2.3 基于π-π堆積作用的超分子化合物
2.3 其他次級鍵
2.3.1 范德華力
2.3.2 離子-π相互作用
2.3.3 主客體相互作用(疏水作用、離子大環(huán)相互作用、主客體識別作用)
2.3.4 非金屬原子間的次級鍵
2.3.5 金屬原子與非金屬原子間的次級鍵
2.3.6 金屬原子與金屬原子間的次級鍵
2.4 分子間鍵的協(xié)同作用
2.4.1 氫鍵和π-π堆積作用
2.4.2 π-π堆積作用和靜電作用
2.4.3 氫鍵和配位作用85
2.4.4 疏水作用和配位作用
2.5 結語
參考文獻
第3章 晶體工程
3.1 晶體工程的概念
3.2 晶體工程的策略
3.2.1 結點連接棒方法
3.2.2 超分子合成子和反向合成方法
3.2.3 分子組合工具方法
3.2.4 分子構筑學
3.2.5 次級結構單元策略
3.3 無機晶體工程構建實例
3.3.1 通過分子間弱相互作用連接的無機超分子晶體
3.3.2 通過配位鍵作用連接的無機超分子晶體
3.4 晶體工程的應用
3.4.1 多孔材料
3.4.2 磁性
3.4.3 光學性質
3.4.4 導電性
3.4.5 自旋交叉配合物
3.5 晶體生長與超分子異構
3.5.1 晶體生長
3.5.2 超分子異構
3.6 晶體工程所用的工具
3.6.1 單晶 X射線衍射分析技術
3.6.2 粉末衍射法晶體結構解析
3.6.3 同步輻射X射線粉末衍射技術
3.6.4 高分辨率粉末中子衍射技術
3.6.5 核磁共振譜技術
3.6.6 晶體結構數據庫
3.7 晶體結構的預測
3.8 晶體工程的前景和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第4章 分子工程
4.1 分子多邊形和分子多面體的分類
4.1.1 分子多邊形
4.1.2 柏拉圖多面體
4.1.3 阿基米德多面體
4.1.4 棱柱體
4.1.5 管狀體
4.2 分子工程的策略
4.2.1 對稱相互作用模型
4.2.2 分子圖書館模型
4.2.3 組裝描述符方法
4.2.4 分子嵌板模型
4.2.5 分子夾模型
4.3 分子工程的實例
4.3.1 分子多邊形
4.3.2 分子多面體
4.4 分子工程的應用
4.4.1 手性
4.4.2 客體吸附
4.4.3 空腔誘導反應和催化
4.4.4 水溶性分子籠
4.5 分子工程的研究手段
4.6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5章網絡化學與拓撲結構
5.1 拓撲學的基本概念及表達法
5.1.1 拓撲學的基本概念
5.1.2 拓撲表達法
5.1.3 高連接網絡的表達
5.2 一維拓撲結構
5.3 二維拓撲結構
5.3.1 單節(jié)點二維網絡結構
5.3.2 雙節(jié)點二維網絡結構
5.4 三維網絡
5.4.1 3-連接三維網絡
5.4.2 4-連接三維網絡
5.4.3 5-連接三維網絡
5.4.4 6-連接三維網絡
5.4.5 高連接網絡
5.4.6 3,4-連接網絡
5.4.7 3,5-連接hms三維網絡
5.4.8 3,6-連接網絡
5.4.9 4,6-連接cor三維網絡
5.4.10 4,8-連接flu三維網絡
5.5 拓撲分析常用軟件
5.5.1 OLEX
5.5.2 TOPOS
5.5.3 軟件使用小結
5.6網絡化學結構數據庫
5.6.1 拼貼塊與拼貼模式
5.6.2周期性網絡與拼貼
5.6.3 數據庫使用
5.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穿插與纏繞結構
6.1 基本概念
6.2 標準穿插網絡2
6.2.1 二維—二維網絡穿插
6.2.2 三維三維網絡穿插
6.3 多聚聯鎖結構
6.3.1 零維網絡基元的多聚聯鎖
6.3.2 一維網絡基元的多聚聯鎖
6.3.3 二維網絡基元的多聚聯鎖
6.3.4 不同維數或不同拓撲網絡基元之間的多聚聯鎖
6.4 多聚穿套結構
6.4.1 不可拆分體系
6.4.2 可拆分體系
6.5 多聚打結結構
6.5.1 配位鍵作用的自穿插網絡體系
6.5.2 弱作用力交叉連接的自穿插網絡體系
6.6 Borromean網絡
6.6.1 磚墻型(6,3)網形成的二維Borromean網絡
6.6.2 蜂窩狀(6,3)網形成的二維Borromean網絡
6.6.3 2D→3D型三維Borromean網絡
6.7 一維鏈的交織網絡
6.7.1 枕木式交織網絡
6.7.2 織布式交織網絡
6.7.3 鐵絲網式交織網絡
6.8 特殊纏繞結構
6.8.1 穿插和多聚穿套共存的結構
6.8.2 多聚聯鎖和多重穿插共存的結構
6.8.3 多聚聯鎖和多聚穿套共存的結構
參考文獻
第7章 輪烷和索烴——分子器件和分子機器
7.1 輪烷
7.1.1 輪烷的組裝原理及方法
7.1.2 金屬輪烷超分子自組裝的類型
7.1.3 非金屬輪烷超分子自組裝的類型
7.1.4 配位聚合物多聚輪烷超分子自組裝
7.2 索烴
7.2.1 金屬離子模板合成法
7.2.2 金屬離子直接參與成環(huán)法
7.2.3 陰離子模板法合成索烴
7.3 輪烷和索烴結構在分子器件和分子機器中的應用
7.3.1 化學驅動
7.3.2 電化學驅動或電驅動
7.3.3 pH驅動
7.3.4 光驅動3
7.4 展望
參考文獻
第8章 螺旋結構
8.1 基本概念與分類
8.2 有限無機螺旋體
8.2.1 螺旋體的組裝
8.2.2 各類無機螺旋體的組裝實例
8.2.3 無機螺旋體的結構轉化
8.2.4 無機螺旋體的應用
8.2.5 展望
8.3 無限螺旋配位聚合物
8.3.1 螺旋配位聚合物的組裝
8.3.2 各類螺旋配位聚合物的組裝實例
8.4 內消旋螺旋配合物
8.4.1 內消旋螺旋體
8.4.2 內消旋螺旋配位聚合物
8.5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9章 超分子異構
9.1 超分子異構的概念
9.2 超分子異構的分類
9.2.1 結構超分子異構
9.2.2 構象超分子異構
9.2.3 纏繞穿插超分子異構
9.2.4 包合超分子異構
9.2.5 拓撲超分子異構
9.2.6 光學超分子異構
9.3 開環(huán)超分子異構
9.4 單晶到單晶結構轉化中的超分子異構
9.5 同一晶體中的超分子異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