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地震災區(qū)弱勢群體保護的法律問題
一、背景與概述
二、救災與救助安置階段
(一)總體概況
(二)殘疾人權利保護問題
(三)未成年人權利保護問題
(四)婦女權益保護問題
(五)老年人權益保護問題
(六)低保人員和新“三無”人員問題
(七)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
(八)針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問題
三、災后恢復重建階段
(一)總體概況
(二)殘疾人
(三)未成年人
(四)婦女
(五)老年人
(六)特殊的精神創(chuàng)傷人群
(七)法律援助
(八)災后重建中的糾紛解決機制
四、弱勢群體與災害風險管理
(一)作為社會過程的災害
(二)地方性知識與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
(三)從個人模式到社會模式
(四)社會性別意識在災后重建中的重要性
五、結論與建議
第二章 政府救助中的法律問題
一、災后恢復重建階段政府救助的現狀和對策
(一)災后恢復重建政府救助現狀——以2009年8月綿竹地區(qū)實地調研為例
(二)對災后重建中政府救助現狀的分析
(三)災后恢復重建基本對策與制度構建
二、災后住宅救助的調研分析與制度構建
(一)汶川地震災后住宅救助政策
(二)域外災后住宅救助的法律制度
(三)關于制定我國《自然災害救助法》的建議
(四)災后住房重建融資行為的調研分析和建議
三、政府救助中的其他法律問題
(一)背景和概述
(二)相關法律問題與對策
第三章 與土地、房屋相關的法律問題
一、受災群眾異地重建中的法律問題
(一)背景和概述
(二)相關法律問題與對策
二、受災群眾的土地權利問題
(一)背景和概述
(二)相關法律問題與對策
三、與土地、房屋相關的其他法律問題
(一)災后重建房屋和捐助物的權屬問題
(二)土地使用權糾紛的法律問題
(三)房屋等不動產毀損時損失承擔問題
(四)房屋倒塌和需要拆除的認定
第四章 與債權、環(huán)境保護和價格干預相關的部分法律問題
一、災后債權相關問題及其法律應對——基于不可抗力的視角
(一)不可抗力視角下的地震違約責任
(二)不可抗力視角下的地震侵權責任
(三)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金給付問題
(四)關于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損害賠償的相互關系
二、環(huán)境保護法律問題
(一)抗震救災階段的環(huán)境保護法律問題
(二)恢復重建階段的環(huán)境保護法律問題
三、地震災區(qū)的價格干預相關法律問題
(一)價格干預和經營者定價權等權益的平衡問題
(二)災區(qū)的市 (州)級人民政府實行價格干預的決定權問題
(三)價格干預和省外企業(yè)的權益保障問題
第五章 災后重建的域外法制經驗及借鑒
一、日本災后重建的經驗
(一)領導體制和法律體系
(二)救助體系
(三)災后住房重建融資體制的市場機制
二、臺灣地區(qū)災后重建的經驗
(一)依法重建
(二)災后重建的主體
(三)災后住房重建融資科學合理
三、美國災后重建的經驗
(一)住房恢復計劃
(二)財政政策與稅收政策
(三)金融信貸支持的作用
四、巴基斯坦災后重建的經驗
五、災后重建中的域外法制經驗借鑒
(一)政府是災后重建的主導者
(二)市場是災后重建的協(xié)助者
第六章 災后重建暨災害風險管理中若干宏觀層面的法律思考
一、關于災害風險管理體系的思考
(一)災害風險管理理念
(二)災害風險管理體制
(三)風險轉移機制
(四)災害風險管理法制體系
二、災后重建過程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定位
(一)政府主導論
(二)市場主導論
(三)非常態(tài)社會中的政府與市場行為邊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