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xiàn)代通俗文學史》是國家社科“七五”重點項目,在進行過程中,因工作量不斷增大和課題組成員工作調動等原因,曾向江蘇省社科規(guī)劃辦公室和中宣部社科規(guī)劃辦公室提出《要求延期結項的申請報告》,得到領導的正式批準。該課題的最終成果是《中國近現(xiàn)代通俗文學史》,共分8編,即《社會言情編》、《武俠會黨編》、《偵探推理編》、《歷史演義編》、《滑稽幽默編》、《通俗戲劇編》、《通俗期刊編》和《中國近現(xiàn)代通俗文學大事記編》(約計140萬字)。該項目的最根本的意義是在于填補了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一大空白,作為一項開拓性的學術工程,在基本上無前人的資料可為依托的情況下,作了大量的資料與理論的探索,更新了文學史研究領域中的某些觀念,改變了現(xiàn)代文學史的編寫格局,在文學史家中形成了純、俗文學應于現(xiàn)代文學史上各占相應地位的初步共識。其次,該項目對近現(xiàn)代文壇上的一個主要通俗文學流派——鴛鴦蝴蝶一《禮拜六》派予以公正的歷史的和文學的評價,指出了它是一個繼承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傳統(tǒng)的,在近現(xiàn)代大都市成型的過程中、在當時開放性的文化背景下、在中外文學交流、碰撞、融會的歷史形勢下,才得以繁榮滋長的通俗文學流派,既肯定了它的歷史真價,也指出了它的歷史局限。再次,該項目為今后將通俗文學這一領域整合進我國近現(xiàn)代文學史的范疇,提供了豐富的史料素材和充足的理論根據,為我國的近現(xiàn)代文學史的反映面更真實、更豐富、更完整、更符合歷史實際而打下了較為良好的基礎。該項目基本上能包蘊中國近現(xiàn)代通俗文學的主要品種與體裁,視野開闊,內容豐富,涵蓋面大,能使讀者對浩如煙海的中國近現(xiàn)代通俗文學有一個較為傘面和真實的體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