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國仿古建筑特色論述
1.1 中國仿古建筑的形式
1.1.1 中國古建筑歷史文獻原著有哪些
1.1.2 中國仿古建筑結構特點及其組成如何
1.1.3 中國仿古建筑的類型如何劃分
1.1.4 漢式建筑有何特點
1.1.5 宋式建筑有何特點
1.1.6 清式建筑有何特點
1.1.7 廡殿建筑是怎樣的
1.1.8 歇山建筑是怎樣的
1.1.9 硬山懸山建筑是怎樣的
1.1.10 攢尖建筑是怎樣的
1.1.11 何謂殿堂樓閣
1.1.12 亭子游廊建筑是怎樣的
1.1.13 水榭石舫建筑是怎樣的
1.1.14 垂花門、樓牌是怎樣的
1.2 中國仿古建筑的度量
1.2.1 中國仿古建筑的度量尺度是怎樣的
1.2.2 何謂“材份等級”制,如何運用
1.2.3 何謂“斗口”制,如何運用
1.2.4 中國仿古建筑的規(guī)模等級如何確定
1.2.5 中國仿古建筑平面度量名稱如何稱呼
1.2.6 中國仿古建筑面闊進深尺寸如何確定
1.2.7 中國仿古建筑的檐柱尺寸如何確定
1.2.8 中國仿古建筑的柱子是垂直的嗎
1.2.9 中國仿古建筑屋頂坡度線如何確定
1.2.10 《營造法式》“舉折”法是怎樣的
1.2.11 《工程做法則例》“舉架”法是怎樣的
1.2.12 《營造法原》“提?!狈ㄊ窃鯓拥?br />1.2.13 檐廊柱之外的屋檐伸出如何確定
1.2.14 屋頂轉角的起翹尺度如何確定
1.3 中國仿古建筑的斗
1.3.1 斗是何物,有何作用
1.3.2 件中的“斗”是怎樣的,其規(guī)格如何
1.3.3 件中的“”是怎樣的,其規(guī)格如何
1.3.4 件中的“翹”是怎樣的,其規(guī)格如何
1.3.5 件中的“昂”是怎樣的,其規(guī)格如何
1.3.6 件中的“升”是怎樣的,其規(guī)格如何
1.3.7 件中的附件是指什么,其規(guī)格如何
1.3.8 斗有哪些類型,如何劃分
1.3.9 外檐斗有哪些種類
1.3.10 內檐斗有哪些種類
1.3.11 不出踩斗有哪些種類
1.3.12 出踩斗有哪些種類
1.3.13 斗的規(guī)格如何計量
1.3.14 斗中墊板、正心枋、里外拽枋是指什么
第2章 中國仿古建筑木構架
2.1 廡殿建筑的木構架
2.1.1 廡殿建筑木構架的基本組成是怎樣的
2.1.2 如何布置廡殿建筑柱網
2.1.3 廡殿橫排架簡圖如何表示
2.1.4 屋架梁的構造與規(guī)格是怎樣的
2.1.5 抱頭梁的構造與規(guī)格是怎樣的
2.1.6 承重梁的構造與規(guī)格是怎樣的
2.1.7 何謂隨梁枋與穿插枋
2.1.8 排架中柱子的構造與規(guī)格是怎樣的
2.1.9 桁檁及其板枋的構造與規(guī)格是怎樣的
2.1.10 扶脊木的構造和規(guī)格如何
2.1.11 何謂額枋,其構造和規(guī)格如何
2.1.12 何謂平板枋及角云,其規(guī)格如何
2.1.13 何謂棋枋和間枋,其規(guī)格如何
2.1.14 何謂承椽枋、圍脊枋、天花枋,其規(guī)格如何
2.1.15 廡殿建筑山面結構如何處理
2.1.16 太平梁和雷公柱是何結構
2.1.17 木構架中角梁結構和規(guī)格如何
2.1.18 屋面木基層的構造是怎樣的
2.1.19 椽子的構造和規(guī)格如何
2.1.20 飛椽的構造和規(guī)格如何
2.1.21何謂襯頭木、大小連檐木
2.1.22 何謂椽板、隔椽板、瓦口板
2.1.23 何謂閘擋板、里口木
2.1.24 何謂菱角木、龍徑木、眠檐勒望
2.2 山建筑的木構架
2.2.1 歇山建筑木構架的基本組成是怎樣的
2.2.2 歇山建筑柱網布置如何
2.2.3 歇山橫排架簡圖如何表示
2.2.4 歇山“順梁法”和“趴梁法”構造如何
2.2.5 歇山“趴梁”的設置有幾種
2.2.6 歇山卷棚頂木構架是怎樣的
2.2.7 何謂帶麻葉頭的小額枋和穿插枋
2.2.8 何謂山花板和博風板,其規(guī)格如何
2.2.9 何謂“軒”,其構造如何
2.2.10 “茶壺檔軒”是何構造
2.2.11 “弓形軒”是何構造
2.2.12 “一枝香軒”是何構造
2.2.13 “船篷軒”是何構造
2.2.14 “鶴頸軒”是何構造
2.2.15 “菱角軒”是何構造
2.2.16 軒梁、荷包梁、彎椽等的規(guī)格如何
2.2.17 何謂蒲鞋頭、山霧云、抱梁云、棹木
2.2.18 何謂假梁頭,有何作用
2.3 硬山、懸山建筑的木構架
2.3.1 硬山建筑木構架的基本組成是怎樣的
2.3.2 懸山建筑木構架的基本組成是怎樣的
2.3.3 懸山燕尾枋的規(guī)格如何
2.3.4 硬山、懸山建筑的平面布置如何
2.4 亭子建筑的木構架
2.4.1 單檐亭子木構架的基本組成是怎樣的
2.4.2 重檐亭子木構架的基本組成是怎樣的
2.4.3 獨立涼亭的平面柱網布置有哪些
2.4.4 單檐亭子下架的規(guī)格如何
2.4.5 單檐亭子上架的規(guī)格如何
2.4.6 單檐亭子角梁、椽子規(guī)格如何
2.4.7 重檐亭子木構架的規(guī)格如何
2.5 游廊、水榭、石舫的木構架
2.5.1 游廊木構架的基本組成是怎樣的
2.5.2 水榭木構架的基本組成是怎樣的
2.5.3 石舫木構架的基本組成是怎樣的
第3章 中國仿古建筑屋面瓦作
3.1 屋面形式
3.1.1 屋面的種類和形式有哪些
3.1.2 廡殿屋頂是怎樣的
3.1.3 歇山屋頂是怎樣的
3.1.4 硬山、懸山屋頂是怎樣的
3.1.5 攢尖屋頂是怎樣的
3.2 屋面瓦作
3.2.1 屋面瓦作的內容有哪些
3.2.2 屋面苫背(補襯)操作工藝是怎樣的
3.2.3 何謂“做細望磚”
3.2.4 屋面鋪瓦操作工藝是怎樣的
3.2.5 屋面瓦的種類有哪些
3.2.6 何謂檐頭琉璃瓦剪邊及檐頭附件
3.2.7 何謂“星星瓦”釘瓦釘、按釘帽
3.2.8 何謂“筒瓦裹壟”、“筒瓦捉節(jié)夾壟”
3.2.9 何謂“堵抹燕窩”
3.3 屋脊構造
3.3.1 屋面筑脊的種類有哪些
3.3.2 宋制正脊的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3 清制正脊的做法有哪些
3.3.4 清制“帶吻正脊”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5 清制“筒瓦過壟脊”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6 清制“皮條脊”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7 清制“小青瓦過壟脊”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8 清制“小青瓦鞍子脊”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9 清制“小青瓦清水脊”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10 清制“小青瓦扁擔脊”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11 《營造法原》正脊的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12 《營造法原》屋脊頭有哪些
3.3.13 宋制垂脊的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14 清制垂脊有哪些種類
3.3.15 清制琉璃垂脊的構造如何
3.3.16 清制黑活布瓦垂脊的構造如何
3.3.17 清制鈴鐺排山脊的構造如何
3.3.18 清制披水排山脊的構造如何
3.3.19 清制披水梢壟的構造如何
3.3.20 吳制垂脊的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21 戧脊的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22 圍脊的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23 博脊的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24 攢尖屋頂垂脊的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25 攢尖屋面寶頂的構造與規(guī)格如何
3.3.26 屋面瓦件的規(guī)格如何
第4章 中國仿古建筑圍護結構
4.1 木門窗圍護結構
4.1.1 仿古建筑的圍護結構是怎樣的
4.1.2 仿古建筑木大門結構是怎樣的
4.1.3 何謂“實榻門”和“棋盤門”
4.1.4 何謂“撒帶門”和“屏門”
4.1.5 何謂“直拼門”、“拱式樘子對子門”、“將軍門”
4.1.6 何謂“風門簾架余塞腿子”、“隨支摘窗夾門”
4.1.7 何謂“門光尺”,有何作用
4.1.8 木隔扇的結構是怎樣的
4.1.9 門釘、鋪首、門鈸是指什么
4.1.10 大門包葉、壽山福海是指什么
……
第5章 中國仿古建筑臺基地面結構
第6章 中國仿古建筑裝飾裝修
第7章 仿古建筑設計施工點撥
作者著作簡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