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農業(yè)科學園藝我國大豆生產技術及應用的經濟分析

我國大豆生產技術及應用的經濟分析

我國大豆生產技術及應用的經濟分析

定 價:¥25.00

作 者: 崔寧波,郭翔宇 著
出版社: 農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園藝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9146563 出版時間: 2010-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 262 字數:  

內容簡介

  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國,在很長時期內也是大豆和豆粕的凈出口國,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轉變?yōu)榇蠖购痛蠖巩a品的凈進口國,進口量呈現(xiàn)持續(xù)增長、愈演愈烈的態(tài)勢。2009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達到4 255.2萬噸,較2008年增加511.6萬噸,增幅為13.67%;較2007年增加1 173.1萬噸,增幅高達38.1%;是2004年的2.1倍,連續(xù)第五年創(chuàng)下我國大豆進口量的歷史最高紀錄。由于跨國糧商壟斷了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并且實際掌握著我國60%的大豆加工能力,導致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卻沒有大豆定價權,從而使我國大豆產業(yè)發(fā)展的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加。尤其是近年來進口大豆的價格變化劇烈,不但增加了我國大豆產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的風險,而且嚴重沖擊了我國的大豆生產,使大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銳減,大豆播種面積連年下降,進一步加劇了大豆產業(yè)受制于人的狀況。因此,保持穩(wěn)定增長的大豆產量對于保護2000萬豆農的切身利益、合理調控大豆進口、維護大豆產業(yè)安全、進而保持物價穩(wěn)定至關重要。由于大豆播種面積在短期內無法迅速擴大,要實現(xiàn)我國大豆穩(wěn)產增產目標根本還在于加快大豆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努力提高大豆單產水平?;诖耍瑢ξ覈蠖股a技術及應用問題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本書著力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大豆生產技術及應用問題。從理論上明確了大豆生產技術的經濟特征,分別對大豆生產技術需求行為、供給行為、采用行為和技術進步、技術效率等進行經濟分析,加強人們對大豆生產技術及應用的重視,探索大豆生產技術及應用的經濟規(guī)律,推動生產技術應用研究不斷深入。在實踐上能夠為提高我國大豆生產技術效率提供依據,從而有助于推動我國大豆生產發(fā)展,為促進農民增收和保障大豆產業(yè)安全作出貢獻。在研究方法上,本書以需求供給理論、農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誘導性技術創(chuàng)新理論、農戶行為理論為指導,采用比較分析法總結分析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大豆生產技術及應用對我國的借鑒和啟示。采用規(guī)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分析大豆生產技術需求與供給行為、農戶大豆生產技術采用行為,從理論上闡述大豆生產技術存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分析農戶采用大豆生產技術行為的影響因素,還通過對大豆主產區(qū)黑龍江省賓縣、五常市、巴彥縣、綏棱縣、木蘭縣、延壽縣、拜泉縣豆農的抽樣調查,經過實證分析得出農戶對大豆生產技術需求行為的優(yōu)先序、影響因素和影響程度,以及農戶技術采用行為的影響因素。本書還以國家大豆科技入戶工程示范縣拜泉縣及綏化市北林區(qū)大豆興聚科技合作社為例,運用案例分析法對創(chuàng)新我國大豆生產技術供給模式進行深入分析。采用模型分析法,計算我國大豆的科技進步貢獻率以及中國大豆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的增長情況,為本研究提供數據支撐。本書主要包括十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引言,主要闡述了本研究課題的背景與意義、國內外文獻綜述及相關研究進展、研究課題的來源、主要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及本書的可能創(chuàng)新和不足之處。第二部分是大豆生產技術的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分析了農業(yè)技術的內涵與特征,概括總結了大豆生產技術及應用的概念界定與類型,分析了大豆生產技術的經濟學特性、大豆生產技術對我國大豆產業(yè)發(fā)展的作用,還探討了大豆生產技術及應用的基本理論及相關理論問題,為全書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第三部分是國外大豆生產技術應用的比較分析,介紹了美國、巴西、阿根廷三個主產國大豆生產技術的應用情況,比較總結了三個主產國在大豆生產技術應用上的共同特征及個性,為我國大豆生產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借鑒和啟示。 第四部分是大豆農戶生產技術需求分析,通過選取黑龍江省的6個縣市13個村屯的農戶樣本進行調查,統(tǒng)計分析農戶對大豆生產技術類型和具體技術措施的需求特征,然后進行建模,實證分析農戶技術需求,最后得出大豆農戶技術需求的影響因素、影響程度的分析。 第五部分是我國大豆生產技術的供給分析,通過生產技術供給特性及供給主體選擇分析、農業(yè)技術供給主體的概述、生產技術供給形式分析,對我國大豆生產技術供給的總體狀況、存在問題及成因進行了分析,為后面的實證及案例分析提供參考。 第六部分是大豆農戶技術采用行為分析,基于對農戶技術采用行為的經濟分析的基礎,選取黑龍江省巴彥縣和拜泉縣的八個樣本村進行農戶抽樣調查,比較分析不同地區(qū)農戶技術采用的技術來源渠道、影響因素等差異。 第七部分是我國大豆生產的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分析,運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對我國大豆技術進步貢獻率進行測定,分析影響技術進步貢獻率的因素,并運用DEA的Malmquist指數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分析中國大豆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的增長情況,得出1989—2005年我國及大豆主產省的大豆生產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及規(guī)模效率。 第八部分是我國大豆生產技術供給創(chuàng)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國家科技入戶工程拜泉縣和綏化北林區(qū)大豆興聚合作社的發(fā)展情況為案例,分析政府農業(yè)推廣組織的技術供給模式和農民專業(yè)合作組織為主的農業(yè)技術供給模式,最后得出對加強我國大豆生產技術應用的啟示。 第九部分是促進中國大豆生產技術應用的對策建議,在上文的研究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國情,提出促進中國大豆生產技術應用的對策建議。 第十部分是研究結論,對全書進行總結。

作者簡介

  郭翔宇1965年生。經濟學博士、東北農業(yè)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黑龍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兼任中國農業(yè)經濟學會理事、中國生產力學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生產力學會副會長、省縣域經濟學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和全國青聯(lián)委員、省青聯(lián)常委、省社科聯(lián)委員、省科顧委宏觀經濟專家組成員等社會職務,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工作以來,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13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計劃項目等課題16項;科研成果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4項,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并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黑龍江省青年科技獎、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等。

圖書目錄

摘要
1 引言
1.1 本書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
1.3 課題來源及主要研究內容與方法
2 大豆生產技術的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1 農業(yè)技術的概念、特征與類型
2.2 大豆生產技術概念界定與類型
2.3 大豆生產技術的經濟學特性
2.4 大豆生產技術對我國大豆產業(yè)發(fā)展的作用
2.5 理論基礎
2.6 小結
3 國外大豆生產技術應用的比較
3.1 美國大豆生產技術應用的分析
3.2 巴西大豆生產技術應用的分析
3.3 阿根廷大豆生產技術應用的分析
3.4 國外大豆生產技術及應用的比較分析
3.5 國外大豆生產技術應用對我國的啟示
3.6 小結
4 大豆農戶生產技術需求分析——以黑龍江為例
4.1 大豆農戶生產技術需求現(xiàn)狀分析
4.2 調查點基本概況與調查問卷的設計
4.3 大豆農戶生產技術需求優(yōu)先序分析
4.4 農戶技術需求的實證分析
4.5 農戶大豆技術需求影響程度分析
4.6 小結
5 我國大豆生產技術的供給分析
5.1 農業(yè)生產技術供給特性及供給主體選擇分析
5.2 農業(yè)技術供給主體的概述-
5.3 農業(yè)生產技術供給形式分析
5.4 我國大豆生產技術供給的狀況分析
5.5 小結
6 大豆農戶技術采用行為分析
6.1 我國大豆生產技術應用情況
6.2 大豆農戶技術采用的經濟分析
6.3 大豆農戶技術采用的影響因素分析
6.4 大豆農戶技術采用的實證分析
6.5 小結
7 我國大豆生產的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分析
7.1 我國大豆投入產出變化狀況分析
7.2 我國大豆技術進步貢獻率的測定與分析
7.3 我國大豆生產的技術效率分析
7.4 小結
8 我國大豆生產技術供給模式創(chuàng)新的探索與實踐
8.1 國家農業(yè)科技入戶工程——政府農業(yè)技術推廣組織技術供給模式的案例分析
8.2 綏化市北林區(qū)大豆興聚合作社的發(fā)展情況——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為主的農業(yè)技術供給模式的案例分析
8.3 小結
9 促進中國大豆生產技術應用的對策建議
9.1 整合大豆科研資源,加快推進大豆生產技術進步
9.2 建立多元化的農業(yè)科技服務體系,提高大豆生產技術供給效率
9.3 大力開展農民教育,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9.4 強化政策的扶持和引導,促進大豆農戶生產技術采用
9.5 為推動我國大豆生產發(fā)展營造良好經濟運行環(huán)境
9.6 小結
10 結論
10.1 理論研究
10.2 實證研究
10.3 對策建議
附錄 大豆生產技術應用的研究農戶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