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思想史以中國歷史上的法律思想與法律意識為研究對象,它與中國法制史共同構成了中國法律史學的主于。同時,它在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中還居于核心地位,影響著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特色與走向。早在20世紀上半葉,著名法律史學家瞿同祖先生在其所著《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一書中就提出了要注意考察法律制度背后的思想觀念的研究方法,認為研究法律制度而不注意探索其背后的思想觀念屬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易流于片面。因此,法律思想只有與法律制度互相結合才能有助于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中國法律史的風貌。學習中國法律思想史不僅有助于深化對中國法制史和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認識,還可以利用其中有價值的資源為今日的法制建設和法律文化的重建提供借鑒。任何民族的法制建設都離不開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源頭活水,中國的法制現(xiàn)代化只有以開放的心胸自信地博采中外法律文化的優(yōu)長才能步入康健之途。本書在寫作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注意從立法思想、司法思想、治國方略和犯罪學說四個層次分析概括法律思想;二是注意考察法律制度背后的思想觀念;三是突出法律思想史上的學派特色。本書吸收了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也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見解。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yè)研究人員的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