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管理個人理財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發(fā)展與評價

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發(fā)展與評價

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發(fā)展與評價

定 價:¥85.00

作 者: 殷劍峰 著
出版社: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綜合理財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9522707 出版時間: 2010-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16開 頁數: 265 字數:  

內容簡介

  “理財”是現代中國一個極其熱門的詞匯。“理財”的火爆是中國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居民對管理財富的需求日益迫切的自然反映,這種需求拉動的新型金融服務業(yè)態(tài)正在深刻改變著中國的金融體系結構,推動金融業(yè)由過去的以生產者為中心向以消費者為中心轉變。作為一個近些年來新興的金融服務業(yè)態(tài),銀行理財業(yè)的發(fā)展可謂是“超常規(guī)”。在2004年的萌芽之初,僅有123款銀行理財產品發(fā)行,至2009年則已經達到5986款,年均同比增速達146%。即使是在2008和2009年的調整規(guī)范時期,發(fā)行的同比增速也達到了48%和36%,遠快于同期儲蓄存款的增長速度。以上數據來自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金融產品中心的專家起草并即將發(fā)行的《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發(fā)展與評價(2004-2009)》。金融產品中心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的下設單位,從2005年開始跟蹤國內新興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在《中國金融產品與服務報告》中發(fā)表有關銀行理財產品的分析報告。隨后逐年收集整理理財產品原始數據,建立了標準化的理財產品數據庫、評價與設計模型庫。金融產品中心專門致力于結構金融領域的應用研究,著重開展面向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評價、設計顧問服務與面向投資者的理財咨詢服務。該書作者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金融產品中心的專家為主,均為國內一流研究機構的一流專家,他們的看法和觀點具有不容置疑的權威性。該書是國內理財產品研究領域一部具有統(tǒng)計意義上的研究報告,一方面通過數據對近幾年(著重于2009年)銀行理財產品、證券投資基金和證券公司理財產品的發(fā)展情況進行了系統(tǒng)化的分析與評價,另一方面以數據信息為基礎,對理財領域的未來發(fā)展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的探討及展望。因此,該書對于理財產品的監(jiān)管機構、發(fā)行機構和產品設計部門以及有志研究國內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的研究人員了解行業(yè)現狀及趨勢,具有客觀的參考價值。此外,隨著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繁榮發(fā)展,商業(yè)銀行參與發(fā)售銀行理財產品的熱情日益高漲,發(fā)售銀行理財產品的商業(yè)銀行數量呈階梯型增長趨勢。鑒于此,該書的另一亮點在于著重從商業(yè)銀行的發(fā)售動力、資金規(guī)模、收益水平、風險水平、信息透明度、流動性指標和多樣化程度等七項指標逐一分析其主要特點,并在專業(yè)性和客觀性的基礎上,得出了商業(yè)銀行理財能力的分項指標排名和綜合排名指標。相信這對于銀行理財產品業(yè)內人士分析行業(yè)競爭現狀,研究將來發(fā)展策略有重要的價值,同時也對投資者做出理性和正確的投資決策有所幫助和啟發(fā)。

作者簡介

  殷劍峰,男,1969年12月生,安徽金寨人。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導師李揚?,F任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助理、金融產品中心主任,兼任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同時為中國金融學會理事、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曾榮獲中國最高經濟學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十二屆)和“胡繩青年學術獎”經濟學獎(第五屆),主持和參與了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監(jiān)管當局、金融機構和中國社科院贊助設立的多項重大研究課題,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金融評論》等國內一流學術雜志上發(fā)表了多篇學術論文,有專著和譯著多部。副主編簡介王增武,男,1977年10月生,江蘇新沂人。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理學博士,導師嚴加安。現任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產品中心副主任,主持和參與了青年科研啟動基金與多項橫向課題,在《Insurance: Mathematics & Economics》、《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金融評論》、《中國金融》等雜志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袁增霆,男,1975年12月生,山東郯城人。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yè),經濟學博士,導師董輔仁。現任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結構金融研究室和金融產品中心副主任,主持和參與了多項社科基金研究課題,在《經濟學動態(tài)》、《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中國金融》等雜志上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并合譯著《強制披露與證券立法》一書。

圖書目錄

1 理財產品評價評級方法
 1.1 理財產品的分類
1.1.1 銀行理財產品的分類
1.1.2 證券投資基金的分類
 1.2 理財產品的固有指標
1.2.1 銀行理財產品的固有指標
1.2.2 基金理財產品的固有指標
 1.3 理財產品的潛在風險
1.3.1 銀行理財產品的潛在風險
1.3.2 基金理財產品的潛在風險
 1.4 理財產品的評價流程
1.4.1 銀行理財產品的評價流程
專欄1.1 期權定價模型發(fā)展歷程
1.4.2 基金理財產品的評價流程
1.4.3 理財產品評價的最優(yōu)過程及其篩選
 1.5 理財產品的評價指標和結果輸出
1.5.1 量化指標
1.5.2 星級排名
1.5.3 直觀展示
專欄1.2 K線圖的由來
 1.6 理財產品評價制度原理
專欄1.3 風險值的定義及其釋義
1.6.1 風險調整收益的計算
1.6.2 風險調整收益計算中的靈敏度分析
1.6.3 理財產品投資者分類
1.6.4 理財產品分檔與評級
 1.7 理財產品評價制度構想
1.7.1 外部評價制度的形式與功能
1.7.2 理財產品的評級系統(tǒng)與流程
專欄1.4 國際著名評級機構一覽
2 銀行理財產品總體發(fā)展情況
 2.1 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發(fā)展態(tài)勢
2.1.1 銀行理財產品資產主類特點
專欄2.1 QDⅡ的定義及產品簡介
2.1.2 銀行理財產品發(fā)行主體特點
2.1.3 銀行理財產品投資幣種特點
專欄2.2 銀行理財產品涉及幣種問題的四個環(huán)節(jié)
2.1.4 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類型
 2.2 銀行理財產品運行特點
2.2.1 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方向不斷豐富
2.2.2 銀行理財產品結構類型日益精細化
專欄2.3 高端投資新貴——期酒
2.2.3 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合作模式的不斷演變
2.2.4 銀行理財產品流動性安排的靈活多變
2.2.5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控制、投資幣種和專屬產品
專欄2.4 投資組合保險策略分析
 2.3 中國銀行業(yè)理財市場年度概述
2.3.1 2004年:利率類銀行理財產品一枝獨秀
2.3.2 2005年:利率類銀行理財產品為主,其他類型銀行理財產品為輔
2.3.3 2006年:北京銀行的違約事件理財產品獨具特色
2.3.4 2007年:新股申購類和QDⅡI產品雙雄稱霸
2.3.5 2008年:商品類銀行理財產品的功與過
2.3.6 2009年:信貸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罪與罰”
 2.4 中國銀行業(yè)理財產品市場發(fā)展趨勢、問題和政策建議
2.4.1 中國銀行業(yè)理財產品市場未來趨勢
2.4.2 中國銀行業(yè)理財產品市場發(fā)展的潛在問題
2.4.3 完善中國銀行業(yè)理財產品市場策略建議
3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的發(fā)展與評價
 3.1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發(fā)展總體評價
 3.2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發(fā)行主體分析
 3.3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資產類型及表現
3.3.1 2009年各類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的總體表現和星空圖分析
3.3.2 股票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3.3.3 商品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3.3.4 匯率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3.3.5 利率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3.3.6 信用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專欄3.1 龐氏騙局始末
3.3.7 混合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3.4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結構類型及表現
3.4.1 2009年人民幣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類型
3.4.2 2009年人民幣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比較
 3.5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期限結構及收益類型
 3.6 到期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表現
3.6.1 到期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分類表現和零/負收益產品分布
3.6.2 到期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前10名和后10名理財產品
4 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的發(fā)展與評價
 4.1 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發(fā)展總體評價
 4.2 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發(fā)行主體分析
 4.3 外幣銀行理財產品資產類型及表現
4.3.1 2009年各類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的總體表現和星空圖
4.3.2 各類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4.4 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類型及表現
 4.5 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結構和收益類型
 4.6 到期外幣銀行理財產品表現
4.6.1 到期外幣銀行理財產品分類表現和零/負收益產品分布
4.6.2 到期外幣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前10名和后10名
5 典型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設計和特點
 5.1 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設計和特點
5.1.1 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中的期權結構設計
專欄5.1 別人家的蟑螂: 大范圍股票期權丑聞
5.1.2 典型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案例分析及演變路徑
5.1.3 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的設計缺陷案例
專欄5.2 外匯理財產品的基石——風險控制
 5.2 普通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設計和特點
5.2.1 外幣信貸類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渠道的拓寬
5.2.2 周末理財產品實現股票市場和理財產品市場的無縫銜接
5.2.3 “銀信政”和循環(huán)貸款類銀行理財產品發(fā)人深省
5.2.4 普通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化趨勢不斷加強
 5.3 另類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特點
專欄5.3 黑天鵝事件的由來
專欄5.4 環(huán)保主題難掩零收益結局綠色結構性產品遇尷尬
附錄5.1 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案例
附錄5.2 另類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案例
附錄5.3 銀行理財產品設計缺陷案例
6 銀行理財產品的到期收益和監(jiān)管政策變化
 6.1 到期銀行理財產品表現
6.1.1 到期銀行理財產品發(fā)行主體特點
6.1.2 到期銀行理財產品資產主類特點
6.1.3 到期銀行理財產品幣種分布特點
6.1.4 到期銀行理財產品結構類型特點
 6.2 到期銀行理財零/負收益產品評析
6.2.1 到期銀行理財零/負收益產品的特點
6.2.2 到期銀行理財產品產生零/負收益的原因
 6.3 銀行理財市場監(jiān)管政策的變化和特點
6.3.1 銀行理財產品零/負收益和高額負債下的“投資方向” 限制“新規(guī)”
專欄601 從雙利存款看理財產品命名的誤區(qū)
6.3.2 城投債風險不斷暴露和銀行信貸產品“出表術”下的信貸監(jiān)管“新規(guī)”
6.3.3 規(guī)避高額免費套利下的新股申購規(guī)則改革
附錄:到期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信息表
7 銀行理財產品的評價與排名
 7.1 銀行理財產品發(fā)售動力評價與排名
 7.2 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規(guī)模評價與排名
 7.3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水平評價與排名
 7.4 銀行理財產品安全性水平評價與排名
 7.5 銀行理財產品信息透明度評價與排名
 7.6 銀行理財產品流動性水平評價與排名
 7.7 銀行理財產品多樣化程度評價與排名
 7.8 銀行理財產品綜合排名
附錄7.1 分年度銀行理財產品發(fā)行主體基本信息列表
附錄7.2 銀行理財品牌評價排名方案
8 證券投資基金理財產品評價分析
 8.1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發(fā)展歷程回顧
8.1.1 證券投資基金業(yè)早期探索階段(1991~1997年)
8.1.2 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快速發(fā)展階段(1997~2001年)
8.1.3 證券投資基金業(yè)規(guī)范發(fā)展階段(2001年至今)
專欄8.1 老鼠倉事件回放
 8.2 2004年以來國內證券投資基金產品發(fā)展特點
8.2.1 證券投資基金產品的分類特征表現
專欄8.2 傘形基金釋義
8.2.2 證券投資基金理財產品市場縱橫觀
 8.3 證券投資基金理財產品事前評價分類表現
8.3.1 資產主類特點:股票型產品的收益水平波幅最大
8.3.2 發(fā)售時間特點:2005年之后,離差時序圖呈逐年遞減趨勢
8.3.3 證券投資基金理財產品評級與排名
 8.4 證券投資基金理財產品市場潛在問題與策略建議
8.4.1 證券投資基金理財產品市場的潛在問題
8.4.2 證券投資基金理財產品市場未來發(fā)展策略
附錄:證券投資基金理財產品事前評價風險調整收益前10名產品列表
9 證券公司理財產品研究報告
 9.1 證券公司理財產品發(fā)展概況
9.1.1 證券公司理財產品類型與分類方法
9.1.2 證券公司集合理財產品的市場規(guī)模與發(fā)售狀況
9.1.3 證券公司集合理財產品的投資業(yè)績和競爭力
專欄9.1 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同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的差異
9.1.4 證券公司定向與專項理財產品市場狀況
 9.2 證券公司集合理財產品的分類特征
9.2.1 證券公司集合理財產品資產類型、市場時機及業(yè)績表現
9.2.2 證券公司集合理財產品的個性化表現
9.2.3 證券公司集合理財產品設計和創(chuàng)新特點
專欄9.2 證券公司理財產品銷售難題
 9.3 證券公司理財產品市場相關問題與探索
9.3.1 發(fā)展困境與市場定位
9.3.2 分類監(jiān)管與評級制度
10 中國理財業(yè)的監(jiān)管和若干法律問題探討
 10.1 中國理財業(yè)務的監(jiān)管架構和問題
10.1.1 中國理財業(yè)務的主要類別
10.1.2 中國理財分業(yè)監(jiān)管的架構及其問題
 10.2 規(guī)范理財產品的法律概念
10.2.1 澳大利亞和日本的金融產品 (商品)模式
10.2.2 歐盟的金融服務模式
10.2.3 英國的特定行為和特定投資模式
10.2.4 美國的證券模式
10.2.5 規(guī)范中國理財產品的法律概念
 10.3 中國理財業(yè)務的幾種法律關系
10.3.1 理財的基本法律關系
專欄10.1 雷曼相關街:生品賠償案例
10.3.2 信托關系與代理關系的比較
10.3.3 信托關系的優(yōu)點:信托財產的破產隔離制度
10.3.4 信托關系的優(yōu)點:受托人責任重大
10.3.5 明確信托關系在中國理財業(yè)中的基礎地位
專欄10.2 以銀行理財產品為質押擔保的借款合同案例
 10.4 投資者分類制度比較研究
10.4.1 美國的合格投資者制度概述
10.4.2 英國的投資者分類制度概述
10.4.3 各國投資者制度比較
10.4.4 對中國建立合格投資者制度的思考
 10.5 中國理財產品市場其他法律問題研究
10.5.l 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10.5.2 跨國和遠程銷售問題研究
10.5.3 復雜理財產品的銷售問題研究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