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梓(1701~1754年),字敏桿,安徽全椒人。因其書齋署“文木山房”,晚年自號文木老人;又因自故居安徽全椒移居南京,故又自稱秦淮寓客。 吳敬梓出身科甲鼎盛的縉紳世家。其父吳霖起死后,近房中不少人覬覦遺產,吳敬梓是嗣子,便給了他們以可乘之隙,于是發(fā)生了吳敬梓《移家賦》中所說的“兄弟參商,宗族詬誶”的爭產糾紛,乃至發(fā)生了親族沖入家中攫奪財產的事件。這件事不僅刺激了吳敬梓,更使他看清了封建社會家族倫理道德的丑惡本質,認識了那些衣冠楚楚的縉紳人物的虛偽面目,使他和那些倚仗祖業(yè)和門第做寄生蟲的庸俗人物分道揚鑣。 三十多歲的時候,他不再參加科舉考試,此后,生計更加艱難,時??颗笥训闹軡热?。 四十歲時,懷著憤世嫉俗的心情,他創(chuàng)作了《儒林外史》,大概用了十年左右的時間完成。 吳敬梓的一生,是窮困潦倒、鄙薄嫉俗的一生,在乾隆帝南巡,百姓皆夾道歡迎的時候,他卻:“企腳高臥向栩床”。 五十四歲時,吳敬梓歿于江蘇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