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作者:秋吉·林巴(Chokgyur Lingpa,1829-1870,第一世秋林仁波切)19世紀影響西藏佛教史最重要的分教派運動,最重要的三位如日大師:蔣揚·欽哲·汪波、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及秋吉·林巴,其中的秋吉·林巴正是由蓮師授記的偉大伏藏師。秋吉·林巴眾多的伏藏里,最廣為噶舉弟子所熟悉的,即是當他參訪噶瑪寺時在凈觀中所發(fā)現(xiàn)蓮師對于21位噶瑪巴的伏藏預言。秋吉·林巴大師圓寂后的轉世有兩個傳承,一為涅瓊·秋寧傳承(The Lineage of the Neten Choklings),另一為慈克·秋林傳承(The Lineage of the Tsikey Choklings)。第四世涅瓊·秋寧仁波切即是電影《密勒日巴》的導演;而第四世慈克·秋林仁波則為祖古·烏金的二兒子(即詠給·明就仁波切的二哥),同時也是第三世頂果欽哲仁波切的父親。總論作者:祖古·烏金(Tulku Urgyen,1920-1996)祖古·烏金仁波切是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大圓滿瑜伽士。祖母貢秋·巴炯為大伏藏師邱吉·林巴之女,婚配給倉薩家族的烏金·確波(Orgyen Ch pel)。許多已經(jīng)了證的大師都選擇從他那里領受《新伏藏》灌頂。祖古·烏金仁波切在蓮花生大師時代,是蓮師廿五成就弟子中,以神通著稱的桑給·耶喜(努青巴)。目前的轉世者為涅頓·邱林仁波切(現(xiàn)居印度比爾)之子,名為烏金·吉美·惹瑟(Orgyen Jigme Rabse)。釋義作者:楚喜·阿帝(Trüshik Adeu,1930-2007)阿帝仁波切是藏傳佛教竹巴噶舉傳承中非常重要的上師,是康藏等地竹巴傳承所有灌頂口傳的唯一持有者。阿帝仁波切生前為青海佛協(xié)常委、玉樹州佛教協(xié)會會長、青海省政協(xié)常委、玉樹州政協(xié)副主席,對維護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做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