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低調做人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智慧。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達于理,而用其智。諸葛亮戎馬一生,氣吞曹吳,卻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澤東指揮軍民萬眾,在戰(zhàn)火中打出一個新中國,卻不背槍支,不受軍銜。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們淡淡地生活,靜靜地思考,執(zhí)著地進取,直進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駕馭規(guī)律,而永葆人生的至高點。
1.雄辯是銀,沉默是金
2.自作聰明者其實不聰明
3.鼓噪不如沉默,息謗得于無言
4.多給你的對手一些掌聲
5.身外之物不必刻意追求
6.以低姿態(tài)示人
7.以淡雅的心態(tài)面對名利的誘惑
8.該閉口時莫言語
9.省身克己不求虛名
10.始終要保持一顆感恩的心
11.藏鋒守拙是一種大智慧
12.低凋做人者皆能屈能伸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要想“高人一籌”,先學“低人一等”
15.做人應當把“尾巴”夾起來
16.善用“擬態(tài)”和“保護色”
第二章 虛懷若谷,海納百川
虛懷若谷,不是一味的謙讓無主見,而是一種最高層次的自信。虛懷若谷,就是既有自己做人“底線”,同時又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低調做人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yǎng)的表現。中國過去有句俗話,叫做“宰相肚里能行船”。姑且不論那些宰相是不是有肚量的人,但人們習慣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廣泛胸懷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1.能容人才能得人心
2.高標立身,低調處世
3.做人貴有寬容之心
4.飽滿的谷穗總是低著頭
5.狹隘刻薄,害人又不利己
6.用低姿態(tài)化解別人的嫉妒心理
7.自省責己貴于責人
8.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9.學會寬恕
10.做人要認真但不可較真
11.讓流言止于己,不在背后說人短
第三章 路窄讓一步,味濃減三分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與人嘗”,此乃處世求安之法。路窄留給他人行,味濃讓與別人嘗,律己忘功不忘過,待人忘怨不忘恩,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路窄讓一步不是軟弱,也不是窩囊,不是無能,也不是麻木;不是放棄對真理的追求,也不是放棄對原則的維護;不是人格的淪沒,更不同于向敵人的屈服。謙虛忍讓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風范,是一種高尚的境界,是一種無私的胸懷。
1.把好處留點給別人
2.低調對待自己獲得的榮耀
3.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4.拋棄怨恨的石頭
5.低處修心,高處成事
6.退一步才能進十步
7.要想有所得,必先有所失
8.適時而止,適可而止
9.吃虧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對低調的詮釋
10.惹不起躲得起,降低姿態(tài)進行自我保護
11.適可而止莫貪婪
第四章 傲氣不能有,收起你的優(yōu)越感
一切真正偉大的東西,都是淳樸而謙遜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實學者,無一不是謙虛謹慎之人。那些盛氣凌人、傲慢自負、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也許某一方面的確高人一等,優(yōu)人一招,但往往都是故弄玄虛,最終只能落得遭人唾棄的下場。切記:傲氣十足只能給人半瓶子醋的感覺,只會妨礙自己的前程。
1.適度“貶損”自己拔高他人
2.“傲慢”不戒,大事難成
3.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yōu)越
4.放下你的“臭架子”,生活中人人平等
5.謙虛是一種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
6.有本事也不要自賣自夸
7.貴而不顯,寓而不炫
8.以誠為本,莫耍小聰明
9.顧及他人的面子是做人的底線
10.淡化自己的優(yōu)勢,以免招嫉妒
11.敬字當頭,禮儀為先
12.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13.鋒芒畢露乃做人之大忌
14.做人要低調,出頭的椽子先爛
……
第五章 榮辱不驚,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態(tài)
第六章 低調務實,少說多干最自在
第七章 韜光養(yǎng)晦,成大業(yè)者能伸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