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增進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們的交流和合作,也促進了企業(yè)向國際市場和新興領域的拓展。然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企業(yè)經營者之間的文化沖突現(xiàn)象日益顯著,合作雙方在經營與管理時所產生的矛盾也日益增加,甚至導致了合作失敗。研究表明,導致跨文化管理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差異。著名跨國文化差異研究專家戴維·A.利克斯對此作了如下結論:大凡跨國公司大的失敗,幾乎都是忽略文化差異所導致的結果。于是,管理學者試圖從管理角度分析跨文化管理失敗的原因;跨文化溝通學者也試圖以跨文化視角探索產生文化沖突的根源。兩種研究方法看似都有其道理,但實際上都難以解決企業(yè)所面臨的實際問題。于是美國教授Iris Varner于2000年提出了Intercultural BusinessCommunication(跨文化商務溝通)的理論框架,她將商務、文化與溝通三者融為一體,旨在分析與解決在跨文化工作環(huán)境中的跨文化問題。根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以及“商務英語”專業(yè)的要求,外語人才培養(yǎng)應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而且,具有跨文化溝通能力的人才已成為21世紀社會所急需的人才?!犊缥幕虅諟贤ā芬粫褪歉鶕陨闲枨螅訧ris Varner教授跨文化商務溝通學科的理論框架,結合教學特點,以及作者多年來對跨文化商務溝通學科的研究、跨國公司咨詢與培訓的經驗,精心設計編寫而成的。因此,《跨文化商務溝通》具有以下特點:特點之一:這是一本以案例為主的教材,案例涉及跨文化商務語境中的方方面面,許多案例都是作者參與跨國公司咨詢與培訓所涉及的實際案例,因此這些案例都體現(xiàn)跨國公司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分析與解決案例中的文化沖突問題對學生的未來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特點之二:注重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在跨文化商務語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特點之三:注重跨文化商務語境中的商務溝通知識與技能,如:如何反饋、如何提問、如何表示理解與否、如何寫電話留言等,這些都是跨文化工作環(huán)境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工作知識與技能。特點之四:注重學生的參與討論過程,培養(yǎng)學生以跨文化視角思考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所有問題都是開放性的問題,因而能激發(fā)學生討論的積極性。本教材可供英語專業(yè)、商務英語專業(yè)(方向)學生使用,也可作為大學英語選修課及“跨文化交際”課程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