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第一章 新中國成立前京城百姓的“米袋子”/1
(1949年以前)
一、末代封建王朝的糧食供應/2
二、民國時期的“賑濟糧”/11
三、日偽統(tǒng)治時期的“混合面”/12
四、國民黨政府時期糧價暴漲/15
五、北平解放后政府千方百計解決糧食問題/20
第二章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糧食市場(1949-1953年)/25
一、京城的糧市與糧店/26
二、糧食的漲價風波與懲辦“糧老虎”/32
三、公私兼顧,勞資兩利/35
四、糧食業(yè)的“三反”、“五反”運動/37
第三章 全面實行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1953-1958年)/41
一、面粉限量,保障供給/43
二、糧食統(tǒng)銷的全面實行/45
第四章 三年困難時期的“米袋子”
(1959-1961年)/59
一、糧食緊缺,壓縮定量/61
二、物價上漲,糧食更緊張/62
三、解燃眉之急的“跨月糧”/64
四、“白薯宴”與“瓜菜代”/66
五、難以忘記的糧票故事/69
六、糧食定量的個別調整及浮腫?。?1
七、上下齊心共渡難關/74
第五章 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時期的市場(1962-1984年)/77
一、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初期/79
二、“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糧食管理/89
三、“米袋子”支援“菜籃子”/92
第六章 平、議價“雙軌制”時期的“米袋子”
(1985-1993年)/101
一、糧店擺脫了“二自一黃”的面貌/103
二、糧票的取消/107
三、糧食的浪費和節(jié)糧宣傳/112
四、糧食價格改革和糧價放開/1]7
五、洋快餐步人京城/119
第七章 糧食商品逐步實現市場化(1993-1999年)/123
一、放開后的糧食市場/125
二、90年代后期北京市的糧食市場/135
三、1998年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142
第八章 新世紀京城百姓的“米袋子”(2000年以后)/145
一、“米袋子”越來越豐富/146
二、做飯電氣化/151
三、方便快捷的網上訂餐/151
四、“早餐工程”初具規(guī)模/152
第九章 糧食的新話題/155
一、糧票收藏熱/156
二、轉基因食品:一個有爭議的問題/158
三、糧食安全的新概念/159
后記/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