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人資料填寫
1.1 病人識別信息
1.2 病人病歷信息
1.3 申請檢驗項目
1.4 標本信息
1.5 申請?zhí)囟ㄒ?br />2 分析前可變因素
2.1 生理因素
2.2 飲食習慣
2.3 應激狀態(tài)
2.4 操作因素
2.5 其他
3 標本采集流程
3.1 確認病人信息
3.2 容器選擇
3.3 容器標識
3.4 特殊采樣要求
3.5 采集
3.6 復核
4 臨檢標本采集
4.1 血常規(guī)標本
4.2 血沉標本
4.3 出凝血標本
4.4 其他常規(guī)血液項目標本
4.5 尿液標本
4.6 糞便標本
4.7 其他標本
5 細菌標本采集
5.1 血液標本
5.2 下呼吸道標本
5.3 尿液標本
5.4 糞便標本
5.5 膿汁及創(chuàng)傷感染分泌物標本
5.6 生殖道標本
5.7 腦脊液標本
6 標本的分離、儲存、轉運及處理
7 標本拒收
7.1 拒收標本范疇
7.2 拒收程序
8 危急值報告
8.1 檢驗“危急值”項目及界限值(表8-1)
8.2 檢驗應對措施
8.3 報告制度
9 臨床生化檢驗組合
9.1 肝炎檢驗系列
9.2 動脈粥樣硬化檢驗系列
9.3 心臟疾病檢驗系列
9.4 腎臟疾病檢驗系列
9.5 糖尿病檢測系列
9.6 其他疾病檢測系列
10 臨床免疫學檢驗組合
10.1 肝炎檢測系列
10.2 優(yōu)生優(yōu)育系列
10.3 傳染病、寄生蟲病檢測系列
10.4 風濕、免疫性疾病檢測系列
10.5 腫瘤標志物檢測系列
10.6 內分泌激素檢測系列
11 臨床血液學檢驗組合
11.1 骨髓象、血象檢測系列
11.2 其他血液疾病檢測系列
12 臨床微生物學檢驗組合
13 臨床檢驗項目組合
13.1 體液檢測系列
13.2 其他檢測系列
14 分子生物學檢驗項目組合
15 臨床常用檢驗項目參考值
15.1 臨床血液學檢測項目
15.2 臨床生物化學檢測項目
15.3 臨床免疫檢測項目
15.4 臨床體液檢測項目
16 臨床常用檢驗項目縮略語
17 檢驗項目新舊單位換算
17.1 臨床血液學檢查
17.2 臨床生化檢驗
17.3 臨床免疫和補體免疫檢驗
17.4 臨床體液檢驗
18 常用臨床檢驗技術
18.1 血細胞分類檢測技術
18.2 血型檢測技術
18.3 尿沉渣檢測技術
18.4 止血與血栓檢測技術
18.5 血漿蛋白電泳技術
18.6 微量元素檢測技術
18.7 電解質檢測技術
18.8 血藥濃度檢測技術
18.9 酶檢測技術
18.10 基因檢測技術
18.11 腫瘤標志物檢測技術
18.12 乙肝標志物定性檢測技術
18.13 食物不耐受檢測技術
18.14 乳頭瘤病毒(HPV)亞型檢測技術
18.15 干式生化檢測技術
18.16 內毒素檢測技術
18.17 幽門螺桿菌檢測技術
18.18 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檢測技術
18.19 激素檢測技術
18.20 特定蛋白檢測技術
18.21 細菌藥物敏感檢測技術
18.22 深部真菌感染檢測技術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