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無時無處不翻譯
序二:讀《齊向譯道行》感言
序三:教學相長談翻譯
序四:《齊向譯道行》自序
鳴謝
一 開卷語
二 小女孩與大姑娘
三 城隍廟前的疑惑
四 “咽喉紅腫的潛水員”?
五 說“笑”容易譯“笑”難
六 有關五官描繪的翻譯問題(一)
七 有關五官描繪的翻譯問題(二)
八 眉目傳情?舉手投足
九 “百味餐”還是“家常便飯”?
十 “被被不絕”與“的的不休”
十一 姐姐、娘子、愛人、夫人
十二 快慢與遲早
十三 從春天說起
十四 講座、客座、教授、講師
十五 書名、篇名的翻譯(一)
十六 書名、篇名的翻譯(二)
十七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十八 從郁金香說起
十九 修飾詞的翻譯問題
二十 別開生面的美語詞典
二十一 鐘擺的兩極(一)
二十二 鐘擺的兩極(二)
二十三 翻譯中的“點煩”與“添煩”
二十四 騎自行車的啟發(fā)——翻譯中的生與熟
二十五 繽紛的色彩
二十六 性、元、度、化、值
二十七 樂在其中
二十八 詩情與畫意
二十九 一場公平的競賽
三十 白以為常,文以應變
三十一 勿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三十二 小提琴與鋼琴(一)
三十三 小提琴與鋼琴(二)
三十四 從翻譯的向心、離心到翻譯的增與刪
三十五 最難掌握是分寸(一)
三十六 最難掌握是分寸(二)
三十七 險中求勝、窄處回旋
三十八 書里與書外
三十九 距離感與切入點
四十 隔岸相望與中流相遇
四十一 是“連體人”,還是“孿生子”?
四十二 講詞的精練與重復
四十三 講詞的語感與氣勢
四十四 來龍與去脈
四十五 濃淡深淺宜細分
四十六 雅俗、繁簡之間
四十七 精致與粗糙
四十八 創(chuàng)作空間的展現與開拓
四十九 鷺眼?貓眼?還是杏眼?
五十 錯置的零件,松脫的螺絲
五十一 自然流露,返璞歸真
五十二 《傅雷與翻譯》研討會所見略感
五十三 有詩情、可譯詩
五十四 紫瓣飄落
五十五 銀線絲絲、花瓣片片
五十六 蛾橋與離愁(一)
五十七 蛾橋與離愁(二)
五十八 向高克毅先生致敬
五十九 演講后的觀察與反思
六十 美國總統就職演說的中譯(一)
六十一 美國總統就職演說的中譯(二)
六十二 化虛為實最傷神
六十三 中庸之道與翻譯
六十四 淺處見功夫
六十五 “們”不勝悶,“被”無可避(一)
六十六 “們”不勝悶,“被”無可避(二)
六十七 又一次“與王爾德拔河”
六十八 層次的語感
六十九 語氣的掌握
七十 一點慧心,幾分巧思(一)
七十一 一點慧心,幾分巧思(二)
七十二 定調高低方知難(一)
七十三 定調高低方知難(二)
七十四 原文背后的信息
七十五 譯圃園丁的叮嚀
七十六 從“潮語”到“文字游戲”(一)
七十七 從“潮語”到“文字游戲”(二)
七十八 直譯或意譯、爭來無意義(一)
七十九 直譯或意譯、爭來無意義(二)
八十 心中、腦際、筆端
金圣華教授小傳
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