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的現狀
三、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減刑假釋程序概論
第一節(jié) 減刑假釋的含義與特征
一、減刑假釋的含義
(一)減刑假釋的概念
(二)減刑假釋的類型
(三)減刑假釋的功能
二、減刑假釋程序的特征
(一)減刑程序與假釋程?的關系
(二)減刑假釋程序的特征
第二節(jié) 減刑假釋的理論基礎
一、減刑假釋的實體法基礎
(一)刑罰的一般理論
(二)行刑政策的基本理論
(三)人身危險性理論
(四)行刑個別化原則
(五)行刑社會化原則
二、減刑假釋的程序法基礎
(一)減刑假釋的權屬性質
(二)減刑假釋程序的價值解讀
(三)減刑假釋程序的正當性要求
第二章 減刑假釋程序的模式
第一節(jié) 行政模式
第二節(jié) 司法模式
第三節(jié) 委員會模式
第四節(jié) 減刑假釋程序模式的評論
一、對減刑假釋程序模式的評述
二、形成不同模式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傳統(tǒng)不同
(二)權力觀和人權觀不同
(三)違憲審查模式不同
(四)國家程序體系構造不同
第三章 減刑假釋程序的運行
第一節(jié) 減刑假釋程序權力主體
一、減刑假釋程序權力主體的特征
(一)行刑機關
(二)法院
(三)假釋委員會
(四)檢察機關
(五)社會組織和個人
二、減刑假釋程序權力主體綜述
(一)英美法系國家
(二)大陸法系國家
第二節(jié) 減刑假釋程序中的權利保障
一、罪犯的權利保障
(一)罪犯權利保障的概況
(二)罪犯權利保障綜述
二、被害人權利保障
(一)被害人權利保障的概況
(二)被害人權利保障綜述
第三節(jié) 減刑假釋程序的具體運作
一、裁決程序
(一)準備及提請程序
(二)裁決程序
二、監(jiān)督程序
(一)日常監(jiān)督程序
(二)緊急狀況處置程序
(三)監(jiān)督變更處理程序
三、撤銷程序
(一)減刑撤銷程序
(二)假釋撤銷程序
第四章 我國減刑假釋程序的現狀
第一節(jié) 我國減刑假釋程序的歷史演變
一、古代恤刑程式簡論
(一)恤刑概述
(二)恤刑之程式
(三)我國古代未出現減刑假釋的原因
二、近代發(fā)端與推進
(一)各階段概述
(二)對該階段發(fā)展進程的評述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
四、社會主義減刑假釋程序的建立與發(fā)展
(一)減刑假釋程序初創(chuàng)期
(二)減刑假釋程序定型期
(三)減刑假釋程序快速發(fā)展期
(四)評述
五、我國減刑假釋程序發(fā)展史總評
第二節(jié) 我國減刑假釋程序的現狀
一、基本現狀概況
二、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觀念層面
(二)法律規(guī)范層面
(三)司法適用層面
(四)配套制度環(huán)境層面
三、原因分析
(一)固守減刑假釋獎勵刑罰觀
(二)權力錯位的主體配置關系
(三)脆弱的檢察監(jiān)督權力
第三節(jié) 我國減刑假釋程序發(fā)展的新探索
一、完善提請程序的探索
二、完善審理程序的探索
三、完善檢察監(jiān)督程序的探索
第五章 我國減刑假釋程序的重構
第一節(jié) 重構的總體理念
第二節(jié) 重構的基本思路
一、模式抉擇
(一)行政模式中國移植之假說
(二)司法模式之保留
二、總體構想
第三節(jié) 重構的具體進路
一、現行法律框架內程序修補進路
(一)優(yōu)化提請程序
(二)完善審理程序
(三)改進假釋監(jiān)督與撤銷
(四)強化檢察監(jiān)督
二、根本革新進路
(一)構建減刑假釋程序的新構造
(二)裁決程序改革進路
(三)監(jiān)督程序改革進路
(四)撤銷程序改革進路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