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組學理念的產生,概念的提出與完善只有一,二十年的時間,可它已經應用到生物學研究的方方面面,是后基因組學研究的中心內容。蛋白質組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與生物信息學有機結合的學科;它又是一門方法學,通過雙相電泳和非凝膠系統(tǒng)等分離技術,生物大分子質譜技術.蛋白質芯片,酵母雙雜交等大規(guī)模鑒定技術,獲得相對全面,直接的蛋白質組數據網絡,從而為深入全面地了解機體的生理過程,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病理機制奠定了基礎。而這些研究成果,通過蛋白質功能的實驗檢驗,可以制備出針對特定疾病的各種蛋白質芯片,為臨床的治療,診斷和預后服務;此外,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新的藥物靶標,從而可進行藥物的高通量篩選。 盡管蛋白質組學還處于嬰幼兒時期,但是它對生物學的研究已經產生了深遠是影響,特別是對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的形成和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貢獻,而它又是蛋白質組學功能研究的核心。 經過四年多的蛋白質組學教學,我們制定了本書的寫作,盡管經過深入的思考,但是寫作和教學是兩回事,因此本書肯定存在不足之處,希望能通過email(smjiang@fudan.edu.cn)轉告給我,將不勝感激。通過互聯(lián)網,我們從網絡中獲得了很多有用的知識,特別是一些個人的bl09,提供了很多淺顯易懂,又非常專業(yè)的蛋白質組學知識,從中我們摘錄了很多,在此我們表示感謝。 在本書中,第一章介紹了蛋白質組學的概念和分類,研究現(xiàn)狀等內容;第二至第五章分別介紹了蛋白質組學中的一些核心技術,雙相電泳和非凝膠分離系統(tǒng),生物大分子質譜技術,酵母雜交體系和蛋白質芯片技術;第六章集中介紹了?白質功能研究方法,如pulldown,C0—IP,蛋白質定位等;第七章介紹了帶標簽蛋白質的表達與純化;第八章介紹了蛋白質的修飾。在后面的幾個章節(jié)里,我們還介紹了代謝組學,結構蛋白質組學,微生物蛋白質組學,但是,由于時間緊迫,以及本書篇幅所限,藥物蛋白質組學,胚胎干細胞蛋白質組學,標記物蛋白質組學等一些熱點蛋白質組學,肝臟及肝癌蛋白質組學,糖尿病蛋白質組學,還有其他很多重要的蛋白質組學分支還沒有羅列,如相互作用組學,降解組學,定位組學,高血壓蛋白質組學,神經退行性疾病蛋白質組學,成體和腫瘤干細胞蛋白質組學等,希?能在再版時這些內容將會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