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體育體育理論及教學中外體育民俗文化

中外體育民俗文化

中外體育民俗文化

定 價:¥60.00

作 者: 盛琦 編著
出版社: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體育理論與教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4406325 出版時間: 201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16開 頁數(shù): 45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外體育民俗文化》原計劃篇幅25~30萬字,書名是《中華體育民俗學》。后又根據(jù)多方面熱誠的建議和指教,增寫了中國體育民俗發(fā)展史和中國體育民俗實例兩部分,書名也改為《中外體育民俗文化》。這里需要鄭重說明的是,中國體育民俗的部分實例是從各種著述、辭書和報刊雜志上選編或摘錄下來的,有些是在電視上發(fā)現(xiàn)的。雖然有些實例進行了文字上的修飾或附寫了“小議”,但是這些內容基本上是編錄的。

作者簡介

  盛琦,79歲,新加坡華僑,天津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北京《發(fā)現(xiàn)》雜志社副理事長。中國文化學會藝術委員會主席、中央黨?!犊茖W社會主義》雜志特邀編委。發(fā)表體育學術專著25部和論文250多篇,引起社會學術界廣泛關注。本書原稿在1990年完成。

圖書目錄

卷一  體育民俗學概論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
     一、體育?運動
      (一)體育
      (二)運動
     二、體育學
     三、民俗
     四、民俗學
     五、體育民俗學
     六、文化(附文:文化面面觀) 
     七、相關學科
      (一)民族學
      (二)社會學
      (三)心理學
      (四)文化人類學
      (五)美學
      (六)其他諸學科
   第二節(jié) 研究定向
     一、科研對象
     二、基本課題
      (一)本質、本原和屬性
      (二)形成?發(fā)展-
      (三)內在機制和功效
      (四)系統(tǒng)?結構
      (五)共相?特征
      (六)類  別
      (七)心態(tài)和情勢
      (八)組織管理
      (九)科研方法
     三、界定
      (一)一般體育活動
      (二)民族傳統(tǒng)體育
      (三)國外傳入的體育運動
      (四)舞蹈
      (五)“高度” 
      (六)對不同見解的思辨
 第二章  性質?特點?意義
   第一節(jié) 學科的性質
     一、邊緣交叉性
     二、綜合性
     三、哲學基礎
   第二節(jié) 學科主要特點
     一、探索性
     二、借鑒與創(chuàng)新相交織的開拓性
     三、民族性與國際性相融合的開放性
     四、現(xiàn)實和未來相輝映的前瞻性
   第三節(jié) 科研的意義
     一、樹立新的體育民俗觀
     二、突破感知上的局限性
     三、拓展民俗科研新領域
     四、提供決策的科學依據(jù)
     五、實證本學科科研價值
     六、服務于體育民俗實踐活動
     七、弘揚中華民族民俗文化
 第三章  體育民俗的形成
   第一節(jié) 體育、民俗的出現(xiàn)與親和
     一、自發(fā)性活動與運動
     二、體育發(fā)展與民俗
     三、民俗的出現(xiàn)
   第二節(jié) 體育民俗形成的鑒證
     一、文物和文獻
     二、人的需要
 第四章  活力?功能?效益
   第一節(jié) 活力的多向反映
     一、吸引力
     二、抗擾力
     三、輳合力
     四、內(外)化力
     五、輻射力
     六、整合力
     第二節(jié) 功能的多種體現(xiàn)
     一、傳承功能
     二、教育功能
     三、健身功能
     四、親緣功能
     五、導向功能
   ……
卷二 中國體育民俗發(fā)展簡史
卷三 中國體育民俗實例
卷四 體育民俗摭華
主要參閱文獻資料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