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昆曲口述史 九 研究者、曲…
02謝國華黃梅戲編配選
03晚清民國戲曲現(xiàn)代化研究:…
04梅派京劇失傳劇目選集:龍…
05東西方戲劇的比較與融合:…
06昆曲口述史 五 江蘇卷(中…
07中小學戲劇教育綜合教學法…
08蜀風川韻:四川青年話劇編…
09昆曲口述史 四 江蘇卷(上…
10中華戲曲(第66輯)
《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編委會 編
尋根搜遺,聚齊京劇各流派代表劇目二百五十余出;全本記錄,詳陳服裝扮相、劇…
可購
傅謹 著
《戲班》是作者持續(xù)八年對臺州民間減班進行田野調(diào)查與研究的力作。它從,一個…
吳梅 著
吳梅以畢生精力致力于戲曲及其他聲律研究,《中國戲曲概論》便是其最具代表性…
王國維 著
王國維不僅在古史地、古文字上是一代大師,在中國戲曲史研究上也卓有貢獻,《…
京劇向稱國粹藝術,內(nèi)容博大精深,劇目十分豐富,人們常以“漢唐三千宋明八百…
喬繼堂 編注
作者簡介,側(cè)重文采而非功行;題解導讀,三言兩語,留不盡余味請讀者細品;注…
《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第13集)》囊括了京劇流派的代表性劇目,是建國以來…
《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第19集)》介紹京劇向稱國粹藝術,內(nèi)容博大精深、劇…
李維一 編著
曲終之后,燈光大亮,為時已是深夜,但是,臺下沒有一個人離開座位……他們都…
(日)青木正兒 原著,王古魯 譯著
《中國近世戲曲史》之作,出于欲繼述王忠愨國維先生名著《宋元戲曲史》之志,…
田沁鑫 著
喜歡一種生活,極致——幻滅。不是人間顏色,找不著。極致不出去,幻滅也就可…
(英)凱特·斯賓塞 著,陳德民,諶海…
《戲劇影視中的化妝技藝》在塑造歷史上各個年代的人物臉形時,運用熟練精巧的…
黃德君 主編
越劇在百年誕辰和進入上海九十年之際,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
茅善玉 主編
滬劇發(fā)源于黃浦江兩岸的田頭山歌和民間俚曲,音樂唱腔具有濃郁的江南絲竹韻味…
田桂民 著
《浪漫與苦悶的變奏:先秦至元代神仙戲曲研究》旨在探討中國古代先秦至元代這…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 編
《昆曲精編劇目典藏(第11卷)》(原名《昆曲精編教材300種》)是上海戲劇學…
邵紅 等編著
“走進京劇”叢書(共4冊)是專為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及對京…
《京劇大師》講述了32位在京劇史上開宗立派的表演藝術家的故事,包括:程長庚…
王勝華 著
生于1950年8月,卒于2008年11月22日,山東省樂陵市人,教授。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
劉國昌 著
作者在北京工作、生活了近60年。北京城那一條條古老的胡同、那一座座典雅的四…
惠雁冰 著
本書不僅全面、系統(tǒng)地清理和探討了作為“無產(chǎn)階級文化整合之成果”的“樣板戲…
胡虧生 著
《黃梅戲人物》共評價了黃梅戲界的老中青三代藝術家,他們分別是嚴鳳英、王少…
《昆曲精編劇目典藏(第12卷)》(原名《昆曲精編教材300種》)是上海戲劇學…
齊如山 著
齊如山(1899-1962),是作家,更是戲曲理論家。這部收入《齊如山作品系列》…
《文存》,即存文。本是秉燭挑燈的心香,本是一種心緒.一種醉心民族的、藝術…
民國十六年春,梅蘭芳以出演《太真外傳》榮膺“四大名旦”之首。舉國嘩然:妙…
張榮珍 編
學習傳統(tǒng)戲曲藝術知識,指導、訓練學生演唱戲曲唱段,培養(yǎng)學生對戲曲的藝術鑒…
王紅 編
《模特基礎訓練(現(xiàn)代服務行業(yè)通用)》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公共形體課訓練課程教材…
李玉菇 著,李如茹 編
本書共收錄了八個劇本,按演出年代排列。其中六個演出于1959-1962年之間。其…
戲館子,是藝術史不會遺忘的角落。走進《戲館子》,來感受不曾感受的感受;然…
徐宏圖 著
《浙江戲曲史》編者對全省20多個劇種作長達20多年的田野調(diào)查,試圖把文獻研究…
劉彥君,廖奔 著
《戲劇鑒賞》以中國當代戲劇的創(chuàng)作成果為關注對象,以近十年戲劇舞臺上活態(tài)的…
包華升 編
《浙江婺劇手寫孤本劇目集》從內(nèi)容上看,有的故事情節(jié)不夠連慣,格式不夠規(guī)范…
王國維先生認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而“獨元人之曲,為時既近,托體稍…
陳多 著
《中國戲曲美學》是一部研究戲曲美學的著作。說得更具體一些,它的研究范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