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法律系(現(xiàn)為法學院)創(chuàng)辦于1926年,其后幾經坎坷,歷盡艱辛。自1979年復辦以來,法學院在重視提高訴訟法學教學質量的同時,始終密切關注并積極參與我國訴訟法律制度的建設及訴訟法學科的發(fā)展。近20年來,法學院教師出版、發(fā)表了許多專著、教材和學術論文,內容涉及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海事訴訟、仲裁制度、破產制度、海峽兩岸訴訟制度比較以及司法改革等方面,在法學界產生了較大影響。1999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廈門大學開始招收訴訟法專業(yè)碩士研究生。2001年5月,為適應訴訟法教學和科研的需要,提升學術研究水準,促進訴訟法學科的發(fā)展,并為我國正在進行的司法改革搖旗吶喊,盡綿薄之力,我發(fā)起編寫“廈門大學法學院訴訟法學系列”。受20世紀90年代英國民事司法改革的啟示,我們將本叢書的主題確定為“接近正義”(Accessto Justice). 本系列第一輯以民事訴訟法為主題,包括《民事程序法》、《民事司法改革研究》、《民事證據法專論》、《仲裁法新論》、《英國證據法》、《ADR原理與實務》(再版時改為名《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強制執(zhí)行法》、《破產法研究》等8種,已于2004年6月全部出齊并先后重印或再版。這套書的出版在法學界引起很大的反響,受到專家和讀者的好評,并被多所法律院校采用為教材。2002年9月,英國文化委員會和駐華大使館發(fā)來賀信,對《英國證據法》的出版表示祝賀并予以高度評價。2003年,《仲裁法新論分獲得廈門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英國證據法>>獲得福建省第五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民事程序法分、《英國證據法》同時獲得“首屆中國優(yōu)秀法律圖書獎”:2006年,《民事程序法》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