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體育武術/太極/氣功當代學校武術教育價值芻論

當代學校武術教育價值芻論

當代學校武術教育價值芻論

定 價:¥28.00

作 者: 劉彩平 著
出版社: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武術/氣功

ISBN: 9787564406950 出版時間: 2011-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1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武術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行列,在為武術受到國家重視感動的同時,也深深體會到武術發(fā)展的嚴峻形勢。武術,蘊含了中國文化的特點和精神,也承載了中華兒女的殷切希望。但是,它現(xiàn)在卻像一個行之將去的老人,被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著。雖說武術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狀況,某種程度上有歷史的原因,諸如建國以后對武術的改造,20世紀80年代對武術的挖掘、整理之后被束之高閣。但是,我們卻不能籍此逃避在對其傳承過程中的短視和不力的責任。武術的發(fā)展不僅需要保護,更需要傳承;不僅需要理論,更需要實踐。然而,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使武術的發(fā)展走向異化或停滯。我們一方面大喊著保護武術文化,另一方面,卻極其缺乏實踐精神。理論研究指導武術實踐,但是理論研究不付諸于武術實踐,則這種保護的“理論”注定只是虛幻的,甚而會制約和阻礙武術實踐的發(fā)展。在理論上保護武術拳種,但在實踐中卻不以其為武術發(fā)展的主體,這種理論保護不能使武術得以傳承,這是武術目前所處尷尬境地之癥結所在。

作者簡介

  劉彩平,女,1973年生,山西定襄人,教育學博士。1994年考入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yè)),1998年獲得學士學位。2000年考入西安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yè)),師從白鴻順教授,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2007年考入北京體育大學(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專業(yè)),師從徐偉軍教授,2010年獲得博士學位。2003年至今在西安體育學院武術系工作。主要從事武術文化與教育的研究工作。

圖書目錄

前言
1.1 問題緣起
1.2 研究目的
1.3 概念釋義
1.3.1 界定“當代
1.3.2 認識“武術
1.3.3 學校武術教育
1.3.4 學校武術教育價值
1.4 理論基礎
1.4.1 一般理論
1.4.2 武術理論
1.5 研究構架 文獻綜述
2.1 價值及教育價值研究
2.2 體育教育價值研究
2.3 學校武術教育價值研究
2.4 體育課程及武術課程研究
2.5 小結 研究方法
3.1 方法論基礎
3.2 具體研究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3.2.2 實地觀察法
3.2.3 邏輯學方法
3.2.4 解釋學方法
3.2.5 比較分析法
3.2.6 個案研究法 分析與討論
4.1 學校武術教育價值溯源
4.1.1 回顧價值變遷
4.1.2 比較文化價值
4.1.3 小結
4.2 學校武術教育價值探析
4.2.1 促進個體發(fā)展
4.2.2 論證教育屬性
4.2.3 剖析價值性質(zhì)
4.2.4 小結
4.3 學校武術教育價值解讀
4.3.1 推崇內(nèi)強外壯
4.3.2 適應沖突交往
4.3.3 倡導精神修養(yǎng)
4.3.4 實現(xiàn)價值旨趣
4.3.5 小結
4.4 學校武術教育課程改革
4.4.1 反思課程現(xiàn)實
4.4.2 選擇課程未來
4.4.3 體現(xiàn)教育價值
4.4.4 小結 結論與思考
5.1 結論
5.2 思考
致謝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