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應當有讀懂國學經典的基本訓練。我們只有通過一句一句地讀,才能走近經典。進而與古代的智吝、圣人、先知,作平等的心靈交流與思想對話。華夏族群在數(shù)千奉的融合與發(fā)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存體驗、宇宙觀念、行為方式、價值系統(tǒng),凝結成極其寶貴的、獨到的哲學智慧。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的經典汗牛充棟。本書編用的原則是:把最重要、最有根源性、原創(chuàng)性與代表性。最應當讓大學生把握或領悟的哲學資料,特別是把涉及到中國哲學智慧、中國文化價值理念的核心內容選進來。同時。為避免支離破碎,我們在選編時盡可能照顧到名著、名篇的完整性。以便我們完整地加以理解。避免斷章取義。中國哲學是生命的學問。儒、釋、道諸家有不同的理想境界。并力圖在現(xiàn)世中實現(xiàn)。中國哲人有自己的終極信念、信仰。而且身體力行。中國哲人把宇宙看做是創(chuàng)造流衍的、永恒變動的、開放的、交融互攝,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人與自然、人與物、人與人、人性與終極的天道之間是相互矣聯(lián)、相互作用的。它們是和諧的整體。人的創(chuàng)造精神即來源于文化流行、無窮無盡的宇宙生命。宇宙自然及其諸神靈與人之間。沒有間隔。人在創(chuàng)造的活動中。也在修養(yǎng)身心的工夫中。把握真、善、美的價值。體驗崇高的精神意境。卓然挺立于天壤之中,不斷追求精神自我的完善和超越。儒家人文的價值理想和道德精神。道家,佛家放達、逍遙、解脫、開放釣心靈。諸子百家的生存智慧與機智的論辯。都是人類最為寶貴的精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