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1880—1942),俗姓李,名息,學名文濤,字叔同、息霜等。民國七年亦即1918年8月19日于杭州虎跑寺削發(fā)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尊稱弘一大師。1942年10月13日圓寂于福建泉州,終年63歲。一般人都知道弘一法師是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藝術全才,在書畫、詩文、戲劇、音樂、藝術、金石、教育各個領域都有極深造詣,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chuàng)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chuàng)裸體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后培養(yǎng)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文化名人。但少有人知道,弘一法師皈依佛門后,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又被佛門弟子奉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 弘一法師是一位真正的不世出的奇特之人,短短一生充滿了豐富的傳奇色彩,是中國真正實行“絢爛之極終歸于平淡”的最典型人物。他為世人所留下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是近現(xiàn)代中國一個燦爛美麗的神話。校訂者,黃喬生,長期從事魯迅及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發(fā)表著譯多種?,F(xiàn)任北京魯迅博物館副館長兼研究室主任,《魯迅研究月刊》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魯迅研究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