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政治學的由來
◎從“政”與“治”的第一次結合啟程
第一節(jié) 所謂“政”、“治”
第二節(jié) 什么是政治學
第三節(jié) 政治學的發(fā)展歷史
第二章 中國的政治思想
◎周公吐哺一佛、法、道的爭奇斗
第一節(jié)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第二節(jié) 輕重學派的代表——管仲
第三節(jié) 垂拱治天下——老子與莊子
第四節(jié) 仁與禮的天下——孔子
第五節(jié) 平民思想家——墨子
第六節(jié) 何事紛紛說魏齊——孟子
第七節(jié) 成就秦帝國的思想者——韓非
第八節(jié) 天子的權柄——董仲舒的封建大一統(tǒng)觀
第九節(jié) 魏晉清流——玄學家的政治觀念
第十節(jié) 大唐盛世風華——封建鼎盛時期的政治思想
第十一節(jié) 兩宋理學
第十二節(jié) 封建社會內部的民主萌芽
第十三節(jié) 九州生氣恃風雷——變局中的政治啟蒙
第十四節(jié) 我以我血薦軒轅——維新變法思想
第十五節(jié) 民主革命的先聲——三民主義
第十六節(jié) 當驚世界殊——社會主義在中國
第三章 西方的政治思想
◎愛琴海濤波托起的“民主”巨輪
第一節(jié) 蘇格拉底之死
第二節(jié) 理想國里的柏拉圖
第三節(jié) 亞里士多德和亞歷山大大帝
第四節(jié) 古羅馬的智慧
第五節(jié) 上帝之城——中世紀的神權政治思想
第六節(jié) 獅子與狐貍——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
第七節(jié) 讓·布丹與《國家論》
第八節(jié) 國際法之父——格老秀斯
第九節(jié) 霍布斯的“怪獸”——《利維坦》
第十節(jié) 洛克與《政府論》
第十一節(jié) 孟德斯鳩的“三駕馬車”
第十二節(jié) 孤獨的漫步者——盧梭
第十三節(jié) 德意志的燈光——康德、黑格爾
第十四節(jié) 社會主義的濫觴
第十五節(jié) 托克維爾—一捍衛(wèi)自由的“貴族”
第十六節(jié) 19世紀英國功利主義思想
第四章 政治學研究的對象
◎蕩滌堂而皇之的權力誘惑
第一節(jié) 權力的魅力
第二節(jié) 解剖“國家”
第三節(jié) 理解自由
第四節(jié) 天賦人權
第五節(jié) “德先生”
第六節(jié) 法治——正義的天平
第七節(jié) 政黨——政治舞臺上的角色扮演者
第八節(jié) 永恒的利益
第五章 政治學的研究方法
◎“工事利器”的正道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的政治學研究方法
第二節(jié) 現代的政治學研究方法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 當代政治學思潮
◎演進自由的理性潮
第一節(jié) 新自由主義
第二節(jié) 新保守主義
第三節(jié) 社群主義
附錄一 大師書單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