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楊早
專題
為什么是汪暉?——“汪暉被指抄襲事件”的多層次解讀 楊早
第一層:“抄襲沒抄襲,小學生都知道”——第二層:媒體為什么不喜歡汪暉?——第三層:汪暉攻防戰(zhàn)——第四層:規(guī)范的霸權與理論的傲慢——第五層:知識界的“共業(yè)”
【附錄】“汪暉事件”與90年代學術規(guī)范討論 薩支山
【附錄】如何評價汪暉 季劍青
國產仙師與仙友:李一和樊馨蔓們 施愛東
李一的“道”路——樊馨蔓的執(zhí)著——李一的“道”理——樊馨蔓的真誠
討論:李一,敗在何處?
少林寺有多少和尚?——一座寺廟的當代世俗化生存 黃永
重建寺廟的熱潮——媒體聚焦少林寺——愛少林,恨少林——少林功夫少林醫(yī)——少林寺有多少和尚?——一座寺廟的世俗化生存
討論:這還是一座廟嗎?
多棱鏡中“曹操墓”——學術考古、地方利益與公眾情緒 劉煜
序幕:是怎樣一個緣起——公眾的質疑——考古學家如是說——這些人怎么說——世道人心的多棱鏡——尾聲,抑或開始?
討論:“曹操墓”,又一個“周老虎”?
韓寒與韓寒現(xiàn)象——劇場寓言與批評空間的局限 金浪
消費時代的劇場寓言——道義性話語的非道義生產——批評亂象中的韓寒與韓寒現(xiàn)象——常識的限度:批評何以可能?
討論:《時代》為何選韓寒?
為何“進不來”?為何“回不去”?——“蝸居”、“蟻族”與“中國工人”的“相遇” 張慧瑜
“同命相憐”的新生代農民工與蟻族——“馬拉松比賽”與“吸金大法”——“無人工廠”是可能的嗎?
討論:中產階級神話的破滅
“二胎教授”楊支柱的行為藝術 羅鵬燊 于閩梅
楊支柱二胎?件的媒介傳播考證——三十年來的爭議以及作為第三條道路的二胎試點——民間的聲音:計劃生育+寄生經濟=絕路?——回到楊支柱
討論:楊支柱VS女性立場
《孔子》,向權力致敬 劉玉宇
“大片”《孔子》——《孔子》,向權力致敬——《孔子》與《孔夫子》:穿越70年的“巧合”
討論:不僅僅是致敬
《非誠勿擾》復寫時代——“相親秀”背后的價值觀 顏浩
“以娛樂關懷民生”——被“圍剿”的價值觀——“用廣告求婚的可否”——誰解此中“誠”與“擾”
討論:《非誠勿擾》親歷記
“善款門”:自媒體打蒙章子怡——一個天涯熱帖的文本細讀 李芳
明星慈善:引發(fā)關注的兩大熱點——權力話語:權責不明的巨大真空——自媒體:網絡資源的個性解讀——并非結語
討論:網絡公關在行動
熱點綜述
“蟻族”之困 邰蘚 劉夢陽 綜述
玉樹的鳳凰涅槃 劉夢陽 綜述
富士康:代工之劫 劉丹青 綜述
“富跑跑”的移民潮 劉夢陽 綜述
一場圍繞相親節(jié)目的媒體交鋒 倪詠娟 綜述
南非,世界杯狂歡 邰蘚 綜述
怠、停、罷:勞資博弈進行時 趙麗苗 綜述
世博:亦游園,亦驚夢 劉丹青 魏玲 綜述
月份牌
1月:背后都是政治 薩支山
2月:虎年春節(jié)“脫衣舞” 施愛東
3月:頭版與花絮 倪詠娟
4月:整月都在“地震” 施愛東
5月:國家牛,個人槑 薩支山
6月:世界不因世界杯而不同 張慧瑜
7月:殘缺記憶與殘酷現(xiàn)實 顏浩
8月:做人不要太張揚 薩支山
9月:給力的微博 段美喬
10月:如何城市,怎樣美好? 倪詠娟
11月:“大戰(zhàn)”與“大火” 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