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外語英語寫作/翻譯釋意學派口筆譯理論

釋意學派口筆譯理論

釋意學派口筆譯理論

定 價:¥26.00

作 者: (法)勒代雷 著,劉和平 譯
出版社: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叢編項: 中譯翻譯文庫
標 簽: 翻譯

ISBN: 9787500128632 出版時間: 2011-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4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譯翻譯文庫”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對翻譯類學術專著和兼具學術著作及教材性質(zhì)的圖書的總體規(guī)劃,以中國原創(chuàng)翻譯類學術著作為主,兼顧部分國外優(yōu)秀翻譯類學術著作的中譯版,包括翻譯思想與理論研究叢書、翻譯史研究叢書、口筆澤教學哼研究叢書、翻譯名家研究從書、經(jīng)典作品翻譯與傳播研究從書、行業(yè)翻譯與翻譯產(chǎn)業(yè)研究叢書、翻譯名家自選集、翻譯與跨學科研究叢書等。 由瑪麗雅娜·勒代雷編著的《釋意學派口筆譯理論》是“中譯翻譯文席·口筆譯教學與研究叢書”之一。作為法國釋意學派翻譯理論的最新代表作,它是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理論相結合的光輝典范。《釋意學派口筆譯理論》精辟論述了語言教學與翻譯教學、教學翻譯與翻譯教學的原則區(qū)別,從人文本位出發(fā),分析機器翻譯的前景,新意選出,別開生面。

作者簡介

  瑪麗雅娜·勒代雷巴,黎新索邦大學教授,曾任巴黎高等翻譯學校校長、巴黎第十二大學外語應用系主任,并長期從事國際會議翻譯。著作有《同聲傳譯經(jīng)驗與理論》、《釋意翻譯》(與達妮卡塞萊斯科維奇合作)、《口譯推理教學法》(與達妮卡塞萊斯科維奇合作),發(fā)表多篇翻譯理論與教學研究論文。劉和平,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法國巴黎高等翻譯學校翻譯學博士,中國翻譯協(xié)會專家會員兼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委員會委員,全國翻譯資格(水平)考試法語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多年從事口筆譯實踐、口筆譯教學及研究工作。主要譯作有《釋意學派口筆譯理論》、《街心花園》、《世界六十位作家和他們的母親》等,主要編著有《口譯技巧——思維科學與口譯推理教學法》、《口譯理論與教學》、《法國釋意理論:評介、批評及應用》,發(fā)表翻譯研究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期待和展望--《中譯翻譯文庫》總序一
給力翻譯與翻譯研究--《中譯翻譯文庫》總序二
鳴謝
中文版序
前言
上編 翻譯理論闡述
第一章 釋意翻譯
1.1 翻譯的三個層次
1.2 釋意
1.3 口語與筆語
1.4 口語一釋意翻譯思想的分析基礎
1.5 什么是釋意?
1.5.1 脫離原語語言外殼
1.5.2 意義
1.5.3 意義的即刻領會
l.5.4 意義單位
1.6 筆語
1.7 理解
1.7.1 理解語言成分
1.7.2 理解暗喻內(nèi)容
1.7.3 認知補充(Lescompl6mentscognitifs)
1.8 表達
1.8.1 語言的重新表達
1.8.2 合理分析
1.8.3 內(nèi)容正確,形式統(tǒng)一
第二章 意義對等與詞語對應
2.1 意義對等與詞語對應
2.1.1 什么是意義對等
2.1.2 什么是詞語對應
2.2 意義對等翻譯
2.2.1 認知對等
2.2.2 情感對等
2.2.3 對等的總體特點
2.2.4 明喻或提喻
2.2.5 各語言的特性和對等意義的創(chuàng)立
2.2.6 如何評判意義對等
2.3 對應詞翻譯
2.3.1 特選詞
2.3.2 列舉詞
2.3.3 科技專用詞
2.3.4 多義詞和現(xiàn)實化
2.3.5 變形的對應詞翻譯
2.4 忠實與自由
第三章 言語與翻譯
3.1 語言學與翻譯
3.1.1 結構語言學
3.1.2 生成語言學
3.1.3 當代研究方法
3.2 語言、話語與篇章:幾個定義
3.3 宏觀符號與假設意義
3.4 釋意
3.5 兩個釋意的例子
3.5.1 話劇演員談釋意
3.5.2 釋意的明朗化
下編 翻譯實踐
第四章 翻譯實踐問題
4.1 實踐中觀察到的幾個問題
4.1.1 文意沒有分離
4.1.2 文意分離--脫離原語語言外殼:方法問題
4.1.3 翻譯單位
4.1.4 忠實
4.1.5 文化轉移
第五章 翻譯與語言教學
5.1 所有初學者的自然傾向
5.2 比較語言學與翻譯教學
5.3 翻譯的不利環(huán)境
5.4 母語與外語互譯
5.4.1 母語譯成外語
5.4.2 外語譯成母語
5.5 學翻譯的學生的語言進修問題
5.5.1 語言進修課
5.5.2 自我進修
5.6 翻譯教學法
第六章 外語翻譯
6.1 應該向哪種語言翻譯?
6.2 外語翻譯的局限性
6.3 翻譯的可接受性
6.3.1 專業(yè)讀者與外語翻譯的互補性
6.3.2 外語翻譯與讀者的文化適應
6.3.3 讀者面與外語翻譯
第七章 人工翻譯展望與機譯
7.1 機器翻譯回顧
7.2 今日機譯
7.2.1 完全機譯
7.2.2 人的參與
7.3 機器如何理解語言
7.3.1 詞匯
7.3.2 轉換規(guī)則
7.3.3 語法處理
7.4 人工翻譯與機器翻譯的比較
7.4.1 區(qū)別
7.4.2 相似
7.4.3 語境及認知知識庫
7.5 機譯逐漸接近人工翻譯
7.5.1 知識基礎
7.5.2 神經(jīng)元網(wǎng)絡
7.6 機助人譯
后記
附錄
術語概念提示
參考書目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