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是從社會救助的制度層面上介紹社會救助,其內容可以歸納如下:第一部分包括前兩章,以簡潔的語言評介社會救助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淵源,回顧中外傳統(tǒng)社會救濟歷史,揭示社會救助的性質、功能與作用;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章,分別介紹目前我國社會救助體系中9種重要制度的概念、建立與變遷過程、主要內容與實施機制、實施的基本情況,總結社會救助制度的主要經驗以及存在的問題;第三部分包括第六、七、八、九和第十章,分別論述了社會救助的程序、機構、體制與運行機制、資金、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等五個方面的問題,從理論與實務兩個角度進一步展開對社會救助制度和政策的評析;第四部分包括第十一、第十二兩章,對社會救助能力建設與體系建設做了回顧與前瞻。 本書由喬東平、鄒文開編著。本書體系新穎,內容全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點對自2004年民政部提出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以來的我國社會救助事業(yè)的發(fā)展和相關研究、實踐做了較全面的總結評介,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社會救助實際工作者的參考與培訓用書,同時為致力于發(fā)展中國社會救助事業(yè)的學者提供一個新的研究參照。 《社會救助理論與實務》力求有較多的創(chuàng)新性和前瞻性,包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實踐動向,尤其是對現(xiàn)存問題的看法以及改進的政策建議,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深入探討,共同促進我國社會救助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社會救助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