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Pro/E模具設計基礎
1.1 Pro/E模具設計的工作界面
1.1.1 進入模具設計工作界面
1.1.2 模具設計工作界面簡介
1.2 Pro/E模具設計的核心術語
1.3 Pro/E模具設計的基本過程
1.4 Pro/E模具設計的常用特征
1.4.1 拔模特征
1.4.2 殼特征
1.4.3 圓角特征
1.5 Pro/E模具設計的文件管理
1.5.1 文件類型
1.5.2 文件管理
1.6 如何學好Pro/E模具設計
第2章 模型分析
2.1 拔模檢測
2.1.1 單向拔模檢測
2.1.2 雙向拔模檢測
2.2 厚度檢測
2.2.1 平面厚度檢測
2.2.2 層切面厚度檢測
第3章 模具型腔布局
3.1 建立參照模型
3.1.1 裝配法
3.1.2 創(chuàng)建法
3.1.3 定位布局法
3.2 設置收縮率
3.2.1 按尺寸
3.2.2 按比例
3.3 創(chuàng)建工件模型
3.3.1 裝配工件
3.3.2 手動創(chuàng)建工件
3.3.3 自動創(chuàng)建工件
第4章 分型面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
4.1 分型面的創(chuàng)建
4.1.1 手動創(chuàng)建基本分型硅
4.1.2 手動創(chuàng)建高級分型硅
4.1.3 自動創(chuàng)建分型面
4.2 分型面的編輯
4.2.1 延伸分型面
4.2.2 合并分型面
4.2.3 修剪分型面
4.2.4 偏移分型面
4.2.5 鏡像分型面
4.3 分型面的修補
4.3.1 復制修補法
4.3.2 構建曲面修補法
4.3.3 裙邊曲面修補法
4.4 分型面的基本操作
4.4.1 重命名分型面
4.4.2 著色分型面
4.4.3 遮蔽分型面
4.4.4 編輯定義分型面
4.5 分型面的檢測
4.5.1 自交檢測
4.5.2 輪廓檢查
第5章 模具體積塊的創(chuàng)建
5.1 模具體積塊簡介
5.1.1 自動分割
5.1.2 手動創(chuàng)建
5.2 自動分割模具體積塊
5.3 手動創(chuàng)建模具體積塊
5.3.1 聚合體積塊
5.3.2 草繪體積塊
5.3.3 滑塊體積塊
5.4 模具體積塊的編輯
5.4.1 創(chuàng)建參照模型切除特征
5.4.2 偏移模具體積塊曲面
5.4.3 創(chuàng)建拔模和圓角特征
第6章 澆注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建
6.1 澆注系統(tǒng)簡介
6.1.1 普通流道澆注系統(tǒng)
6.1.2 無流道澆注系統(tǒng)
6.2 澆注系統(tǒng)的組成和設計原則
6.2.1 澆注系統(tǒng)的組成
6.2.2 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
6.3 澆注系統(tǒng)設計
6.3.1 主流道設計
6.3.2 分流道設計
6.4 澆口設計
6.4.1 澆口設計要點
6.4.2 澆口的基本類型
第7章 冷卻系統(tǒng)設計
7.1 冷卻系統(tǒng)簡介
7.1.1 常用塑料注射成型所需的模具溫度
7.1.2 冷卻系統(tǒng)形式及設計原則
7.2 【水線】對話框
7.3 冷卻水線的創(chuàng)建
7.3.1 模板水線的創(chuàng)建
7.3.2 型腔水線的創(chuàng)建
7.3.3 型芯水線的創(chuàng)建
7.4 水線檢測
第8章 模具的型腔填充與開模模擬
8.1 模具的型腔填充
8.2 模具的開模模擬
第9章 型芯和型腔設計
9.1 型芯結構設計
9.1.1 整體式型芯設計
9.1.2 組合式型芯設計
9.1.3 螺紋型芯設計
9.1.4 小型芯設計
9.1.5 側抽型芯設計
9.2 型腔結構設計
9.2.1 整體式型腔設計
9.2.2 組合式型腔設計
9.2.3 鑲拼式型腔設計
9.2.4 螺紋型環(huán)設計
第10章 塑料成型模具設計
10.1 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藝方法
10.1.1 注射成型
10.1.2 擠出成型
10.1.3 壓塑成型
10.1.4 吹塑成型
10.2 塑料制品的結構設計
10.2.1 脫模斜度
10.2.2 壁厚
10.2.3 加強筋
10.2.4 支承面
10.2.5 孔
10.2.6 側凹及側孔
10.2.7 圓角
10.3 塑料成型模擬分析——塑料顧問
10.3.1 塑料顧問模塊簡介
10.3.2 塑料顧問模塊的分析內容
10.3.3 分析結果的輸出
……
第11章 注射模設計——電器護罩外殼
第12章 壓塑模設計——罩蓋
第13章 吹塑模設計——飲料瓶
第14章 鈑金沖壓模設計基礎
第15章 鈑金拉深模設計通風口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