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考試計算機考試軟件設計師考試考點分析與真題詳解(第4版)

軟件設計師考試考點分析與真題詳解(第4版)

軟件設計師考試考點分析與真題詳解(第4版)

定 價:¥89.00

作 者: 桂陽,陳勇軍 主編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軟件水平考試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144707 出版時間: 2011-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16開 頁數: 590 字數:  

內容簡介

  《軟件設計師考試考點分析與真題詳解(第4版)》由希賽教育軟考學院編寫,在參考和分析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歷年試題的基礎上,著重對新版的考試大綱內容有重點地進行了細化和深化,是此考試中軟件設計師級別的考試輔導用書。本書分為“計算機與軟件工程知識篇”和“軟件設計技術篇”兩篇,內容涵蓋了最新的軟件設計師考試大綱的所有知識點,書中選取了2008—2011年的軟件設計師試題中的重點和難點部分,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準備參加考試的人員可通過閱讀本書掌握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知識,把握考試重點和難點,熟悉考試方法、試題形式、試題的深度和廣度,以及解答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等?!盾浖O計師考試考點分析與真題詳解(第4版)》適合于參加軟件設計師考試的人員,也可作為程序員、軟件設計師、計算機專業(yè)教師的教學和工作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軟件設計師考試考點分析與真題詳解(第4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上篇 計算機與軟件工程知識篇
第1章 數據結構基礎
1.1 線性表
1.1.1 棧
1.1.2 隊列
1.1.3 稀疏矩陣
1.1.4 字符串
1.2 樹和二叉樹
1.2.1 樹
1.2.2 二叉樹
1.2.3 二叉排序樹
1.2.4 平衡二叉樹
1.2.5 線索樹
1.2.6 最優(yōu)二叉樹
1.3 圖
1.3.1 圖的基礎知識
1.3.2 最小生成樹
1.3.3 最短路徑
1.3.4 拓撲排序
1.3.5 關鍵路徑
1.4 排 序
1.4.1 插入排序
1.4.2 選擇排序
1.4.3 交換排序
1.4.4 歸并排序
1.4.5 基數排序
1.4.6 算法復雜性比較
1.5 查找
1.5.1 順序查找
1.5.2 二分法查找
1.5.3 分塊查找
1.5.4 散列表
1.6 例題分析
第2章 程序語言基礎知識
2.1 匯編系統(tǒng)基本原理
2.1.1 機器語言與匯編語言
2.1.2 匯編程序
2.1.3 裝配程序
2.1.4 宏指令
2.2 編譯系統(tǒng)基本原理
2.2.1 編譯概述
2.2.2 形式語言基本知識
2.2.3 詞法分析
2.2.4 語法分析
2.2.5 語法翻譯
2.2.6 代碼生成
2.3 解釋系統(tǒng)基本原理
2.4 程序語言的數據類型
2.4.1 基本數據類型
2.4.2 結構化數據類型
2.4.3 抽象的數據類型
2.4.4 類型和錯誤檢查
2.5 程序語言的控制結構
2.5.1 表達式
2.5.2 語句間的順序控制
2.5.3 過程控制
2.6 程序語言的種類、特點及適用范圍
2.7 例題分析
第3章 操作系統(tǒng)基礎知識
3.1 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類型和層次結構
3.2 處理機管理(進程管理)
3.3 存儲管理
3.4 設備管理
3.5 文件管理
3.6 作業(yè)管理
3.7 網絡操作系統(tǒng)
3.8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
3.8.1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概述
3.8.2 常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
3.9 例題分析
第4章 軟件工程基礎知識
4.1 軟件生命周期與軟件開發(fā)模型
4.1.1 軟件危機與軟件工程
4.1.2 軟件生命周期
4.1.3 軟件開發(fā)模型
4.2 主要軟件開發(fā)方法
4.2.1 結構化分析和設計
4.2.2 面向數據結構的設計
4.2.3 例題分析
4.2.4 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
4.3 軟件測試與軟件維護
4.3.1 軟件測試
4.3.2 軟件維護
4.4 軟件工具與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
4.4.1 軟件工具
4.4.2 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
4.5 軟件質量保證
4.5.1 軟件質量
4.5.2 軟件質量特性
4.5.3 軟件質量保證
4.5.4 軟件工程標準和軟件文檔
4.6 軟件項目管理
4.6.1 軟件項目管理的內容
4.6.2 軟件項目管理的3個階段
4.6.3 軟件項目估算
4.6.4 軟件項目組織與計劃
4.6.5 風險管理
4.7 例題分析
第5章 數據庫系統(tǒng)
5.1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的功能和特征
5.2 數據庫模型
5.2.1 數據庫系統(tǒng)的三級結構
5.2.2 數據庫系統(tǒng)的三級模式
5.2.3 數據庫系統(tǒng)兩級獨立性
5.3 數據模型
5.3.1 數據模型的分類
5.3.2 關系模型
5.3.3 關系規(guī)范化理論
5.4 數據操作
5.4.1 集合運算
5.4.2 關系運算
5.5 數據庫語言
5.5.1 數據定義
5.5.2 數據查詢
5.5.3 數據更新
5.5.4 視圖
5.5.5 數據控制
5.6 數據庫的控制功能
5.6.1 并發(fā)控制
5.6.2 數據恢復
5.6.3 安全性
5.6.4 完整性
5.7 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5.7.1 數據倉庫的概念
5.7.2 數據倉庫的結構
5.7.3 數據挖掘技術概述
5.7.4 數據挖掘的功能
5.7.5 數據挖掘常用技術
5.7.6 數據挖掘的流程
5.8 分布式數據庫
5.9 例題分析
第6章 多媒體技術及其應用
6.1 多媒體技術基本概念
6.2 數據壓縮標準
6.3 圖形圖像
6.4 音頻
6.5 視頻
6.6 例題分析
第7章 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和主要部件
7.1 機內代碼及運算
7.1.1 數的進制
7.1.2 原碼、反碼、補碼、移碼
7.1.3 定點數和浮點數
7.1.4 BCD碼及其運算
7.1.5 文字符號的編碼
7.1.6 校驗碼概述
7.1.7 奇偶校驗
7.1.8 海明碼和恒比碼
7.1.9 循環(huán)冗余校驗碼
7.2 中央處理器、存儲器
7.2.1 中央處理器
7.2.2 內存
7.2.3 外存
7.2.4 時序產生器和控制方式
7.3 輸入/輸出及其控制
7.3.1 輸入/輸出設備一覽
7.3.2 輸入/輸出控制器
7.3.3 外設的識別
7.3.4 外設的訪問
7.3.5 常見輸入/輸出接口
7.3.6 聯(lián)機、脫機和假脫機
7.4 總線結構、指令流和數據流
7.4.1 三態(tài)門
7.4.2 總線
7.4.3 常見的個人計算機系統(tǒng)總線的比較
7.4.4 總線仲裁
7.4.5 指令流、數據流和計算機的分類
7.5 流水線技術
7.5.1 流水線
7.5.2 影響流水線效率的因素
7.6 精簡指令計算機
7.6.1 指令系統(tǒng)
7.6.2 CISC和RISC
7.6.3 RISC結構特點
7.7 并行處理技術和并行處理機
7.7.1 概念
7.7.2 并行性的等級
7.7.3 提高計算機并行性的措施
7.7.4 并行處理機
7.8 多處理機系統(tǒng)
7.8.1 訪問存儲器方式
7.8.2 互聯(lián)方式
7.8.3 多處理機的特點
7.9 例題分析
第8章 存儲器系統(tǒng)
8.1 主存儲器
8.1.1 主要知識點
8.2 輔助存儲器
8.2.1 磁帶存儲器
8.2.2 磁盤存儲器
8.2.3 RAID存儲器
8.2.4 光盤存儲器
8.3 Cache存儲器
8.3.1 主要知識點
8.4 例題分析
第9章 安全性、可靠性與系統(tǒng)性能評測
9.1 數據安全與保密
9.1.1 數據加密算法
9.1.2 身份認證技術
9.1.3 信息網絡安全協(xié)議
9.1.4 防火墻技術
9.2 診斷與容錯
9.2.1 診斷技術
9.2.2 容錯技術
9.3 系統(tǒng)可靠性評價和系統(tǒng)性能評價方法
9.3.1 系統(tǒng)可靠性評價的組合模型
9.3.2 系統(tǒng)可靠性評價的馬爾柯夫模型
9.3.3 系統(tǒng)性能評價
9.4 例題分析
第10章 網絡基礎知識
10.1 網絡的功能、分類與組成
10.1.1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0.1.2 按工作模式分類
10.1.3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10.2 網絡協(xié)議與標準
10.2.1 OSI網絡層次參考模型
10.2.2 局域網協(xié)議
10.2.3 廣域網協(xié)議
10.2.4 互聯(lián)網協(xié)議
10.3 網絡結構與通信
10.3.1 總線型拓撲結構
10.3.2 星型拓撲結構
10.3.3 環(huán)型拓撲結構
10.3.4 其他拓撲結構
10.3.5 拓撲結構的選擇
10.4 三層結構
10.4.1 主機模式
10.4.2 客戶/服務器模式
10.4.3 三層結構與B/S模式
10.5 Internet和Intranet初步
10.5.1 Internet絡協(xié)議
10.5.2 Internet應用
10.5.3 Intranet初步
10.6 網絡管理初步
10.6.1 網絡管理標準
10.6.2 網絡管理系統(tǒng)
10.7 例題分析
第11章 軟件的知識產權保護
11.1 著作權法及實施條例
11.1.1 著作權法客體
11.1.2 著作權法主體
11.1.3 著作權
11.2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11.2.1 條例保護對象
11.2.2 著作權人確定
11.2.3 軟件著作權
11.3 商標法及實施條例
11.3.1 注冊商標
11.3.2 注冊商標專用權保護
11.3.3 注冊商標使用的管理
11.4 專利法及實施細則
11.4.1 專利法的保護對象
11.4.2 確定專利權人
11.4.3 專利權
11.5 反不正當競爭法
11.5.1 什么是不正當競爭
11.5.2 商業(yè)秘密
11.6 例題分析
第12章 軟件新技術簡介
12.1 CMM與軟件過程改進
12.1.1 CMM基本概念
12.1.2 CMM的基本框架
12.1.3 軟件過程評估和軟件能力評價
12.1.4 CMMI綜述
12.1.5 PSP、TSP、CMM之間的關系
12.2 可擴展標記語言
12.2.1 SGML、HTML與XML的比較
12.2.2 XML語法簡介
12.2.3 XML的應用
12.3 工作流
12.3.1 工作流概述
12.3.2 工作流系統(tǒng)實現(xiàn)
12.4 極限編程
12.4.1 解析極限編程
12.4.2 四大價值觀
12.4.3 5個原則
12.4.4 12個最佳實踐
12.5 Web Service
12.5.1 Web Service簡介
12.5.2 Web Service的實現(xiàn)
12.5.3 Web Service的應用
12.6 例題分析
第13章 計算機專業(yè)英語
13.1 綜述
13.2 試卷分析
13.3 例題分析
13.4 閱讀素材
13.5 計算機專業(yè)英語詞匯及縮略語精選
13.5.1 常見計算機詞匯
13.5.2 常見計算機縮略語
第14章 信息化基礎知識
14.1 信息與信息化
14.1.1 信息的定義及其特性
14.1.2 信息化
14.1.3 信息化對組織的意義
14.1.4 組織對信息化的需求
14.2 政府信息化與電子政務
14.2.1 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作用及意義
14.2.2 我國政府信息化的歷程和策略
14.2.3 電子政務的概念、內容和技術形式
14.2.4 電子政務的應用領域
14.2.5 電子政務建設的過程模式和技術模式
14.3 企業(yè)信息化與電子商務
14.3.1 企業(yè)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規(guī)劃、方法
14.3.2 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ERP)的結構和功能
14.3.3 客戶關系管理(CRM)在企業(yè)的應用
14.3.4 企業(yè)門戶
14.3.5 企業(yè)應用集成
14.3.6 供應鏈管理(SCM)的思想
14.3.7 商業(yè)智能(BI)
14.3.8 電子商務的類型、標準
14.4 信息資源管理
14.5 信息化的有關政策、法規(guī)和標準
14.6 例題分析
第15章 信息系統(tǒng)基礎知識
15.1 信息系統(tǒng)
15.1.1 信息系統(tǒng)的概念
15.1.2 信息系統(tǒng)的功能
15.1.3 信息系統(tǒng)的類型
15.1.4 信息系統(tǒng)的發(fā)展
15.2 信息系統(tǒng)建設
15.2.1 信息系統(tǒng)建設的復雜性
15.2.2 信息系統(tǒng)的生命周期
15.2.3 信息系統(tǒng)建設的原則
15.2.4 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
15.3 例題分析
第16章 標準化知識
16.1 標準化概述
16.1.1 標準化的基本概念
16.1.2 標準化的發(fā)展
16.2 標準的層次
16.3 編碼標準
16.4 文件格式標準
16.5 信息安全標準
16.5.1 國際信息安全等級標準
16.5.2 國際信息技術安全標準
16.5.3 中國的信息安全標準
16.6 軟件開發(fā)規(guī)范和文檔標準
16.7 標準化機構
16.8 例題分析
下篇 軟件設計技術篇
第17章 軟件設計概述
17.1 軟件設計基本原則
17.1.1 信息隱蔽
17.1.2 模塊獨立性
17.2 結構化設計方法
17.2.1 系統(tǒng)結構圖中的模塊
17.2.2 系統(tǒng)結構圖中的主要成分
17.2.3 常用的系統(tǒng)結構圖
17.3 面向對象設計
17.3.1 面向對象的概念
17.3.2 面向對象分析方法
17.3.3 面向對象設計
17.4 用戶界面設計
17.5 設計評審
第18章 數據流圖設計
18.1 數據流圖
18.1.1 數據流圖基本圖形符號
18.1.2 數據流圖設計要略
18.1.3 數據字典
18.1.4 分層數據流圖
18.1.5 分層數據流圖的解答要點
18.2 系統(tǒng)流程圖
18.2.1 系統(tǒng)流程圖基本處理
18.2.2 系統(tǒng)流程圖解題要點
18.3 程序流程圖
18.3.1 程序流程圖的控制結構
18.3.2 程序流程圖解題要點
18.4 歷年例題分析
第19章 數據設計
19.1 數據設計的步驟和原則
19.1.1 數據設計步驟
19.1.2 數據設計原則
19.2 數據字典
19.3 數據字典設計
19.3.1 數據流設計
19.3.2 數據元素字典設計
19.3.3 數據處理字典設計
19.3.4 數據結構字典設計
19.3.5 數據存儲設計
19.4 設計數據的邏輯描述
19.5 數據設計的邏輯分析工具
19.5.1 結構化語言
19.5.2 判定表(Decision Table)
19.5.3 判定樹(Decision Tree)
19.6 數據保護性設計
第20章 測試用例設計
20.1 軟件測試概述
20.2 邊界值分析及用例設計
20.3 等價類劃分及用例設計
20.4 語句覆蓋及用例設計
20.5 判定覆蓋及用例設計
20.6 條件覆蓋及用例設計
20.7 判定/條件覆蓋及用例設計
20.8 條件組合覆蓋及用例設計
20.9 路徑測試及用例設計
第21章 軟件界面設計
21.1 輸入/輸出的識別與分類
21.2 理解用戶界面
21.3 界面設計指導原則
第22章 UML分析與設計
22.1 UML概述
22.1.1 UML是什么
22.1.2 UML的發(fā)展歷史
22.1.3 UML結構
22.1.4 UML的主要特點
22.1.5 UML的應用領域
22.2 用例圖
22.2.1 用例基本概念
22.2.2 構建用例模型
22.2.3 用例的粒度
22.3 類圖和對象圖
22.3.1 類與類圖的基本概念
22.3.2 構建概念模型
22.3.3 類模型的發(fā)展
22.4 組合結構圖
22.5 狀態(tài)圖
22.6 活動圖
22.7 交互圖
22.7.1 順序圖
22.7.2 通信圖(協(xié)作圖)
22.7.3 時序圖
22.7.4 交互概況圖
22.8 構件圖
22.9 包圖
22.10 部署圖
22.11 例題分析
第23章 數據庫設計
23.1 數據的規(guī)范化
23.1.1 函數依賴
23.1.2 碼
23.1.3 1NF
23.1.4 2NF
23.1.5 3NF
23.1.6 BCNF
23.1.7 多值依賴和4NF
23.1.8 非規(guī)范化處理
23.2 數據庫設計概述
23.2.1 數據庫設計特點
23.2.2 數據庫設計方法
23.2.3 數據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23.3 需求分析
23.3.1 需求分析的任務
23.3.2 確定設計目標
23.3.3 數據收集與分析
23.3.4 面向數據的方法
23.3.5 需求說明書
23.4 概念結構設計
23.4.1 概念結構
23.4.2 概念結構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23.4.3 數據抽象和局部視圖設計
23.4.4 視圖的集成
23.5 邏輯結構設計
23.5.1 E-R圖向關系模型的轉換
23.5.2 設計用戶子模式
23.5.3 數據模型優(yōu)化
23.6 數據庫物理設計
23.6.1 存儲記錄的設計
23.6.2 關系數據庫的集簇設計
23.6.3 存取路徑的設計
23.6.4 物理結構設計的性能評價
23.7 例題分析
第24章 常用算法設計
24.1 算法設計概述
24.2 迭代法
24.2.1 迭代求解方程
24.2.2 迭代求解方程組的解
24.3 窮舉法
24.3.1 組合問題
24.3.2 背包問題
24.3.3 變量和相等問題
24.4 遞推法
24.4.1 最小數生成問題
24.4.2 階乘計算
24.5 遞歸法
24.5.1 斐波那契(Fibonacci)數列
24.5.2 字典排序問題
24.6 貪婪法
24.6.1 背包問題
24.6.2 裝箱問題
24.6.3 馬踏棋盤問題
24.6.4 貨郎擔問題
24.6.5 哈夫曼編碼問題
24.7 回溯法
24.7.1 組合問題
24.7.2 子集和問題
24.7.3 八皇后問題
24.7.4 迷宮問題
24.8 分治法
24.8.1 二分法查找
24.8.2 漢諾塔問題
24.9 其他典型例程匯集
24.9.1 有序鏈表的合并
24.9.2 鏈表多項式加法
24.9.3 約瑟夫環(huán)問題
24.9.4 旅行線路問題
24.9.5 迷宮最短路徑問題
24.10 例題分析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