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史料典籍攀援集

攀援集

攀援集

定 價:¥46.00

作 者: 劉仲宇 著
出版社: 巴蜀書社
叢編項:
標 簽: 史料典籍

ISBN: 9787807527671 出版時間: 2011-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8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道教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什么樣的地位,扮演了何種角色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總體結(jié)構(gòu)上予以高屋建瓴的解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向以儒釋道三教著稱,三教被喻為中國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即為其中的一大支柱。由劉仲宇編著的《攀援集》這既是對以往的一個檢討,也是走向未來的一個起點,繼往開來是我們這套叢書的宗旨所在。本書內(nèi)容包括道教的形成和中國巫文化傳統(tǒng)、道教與玄學歧異簡論、五雷正法淵源考論、兩宋新符篆道派社會文化背景分析、張果生平及思想論要等。作者簡介:劉仲宇,男,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宗教文化中心主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上海市宗教學會副會長,香港蓬瀛仙館道教文化資料庫執(zhí)行委員,香港道教學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成果:《中國道教文化透視》、《中國精怪文化》、《道教法術(shù)》等十余種著述。

作者簡介

  劉仲宇,男,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宗教文化中心主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上海市宗教學會副會長,香港蓬瀛仙館道教文化資料庫執(zhí)行委員,香港道教學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成果:《中國道教文化透視》、《中國精怪文化》、《道教法術(shù)》等十余種著述。

圖書目錄

道教研究自選集叢書總序
自序
道教的形成和中國巫文化傳統(tǒng)
道教與玄學歧異簡論
五雷正法淵源考論
兩宋新符篆道派社會文化背景分析
張果生平及思想論要
道教影響下的朱熹
朱熹與先天學
虞集的道緣
《周易參同契》奧旨考論
《三皇文》新探
葛洪《枕中書》初探
《度人經(jīng)》與婆羅門思想
道教思維方式探微
神游八表目睹仙真——存想探秘
譚峭《化書》和道術(shù)——兼論道教變化觀的若干特點
道教形神觀初探
考鬼召神的心理分析——兼說中國宗教中的神秘主義
召役神將的教義基礎(chǔ)——從神將系統(tǒng)看道教信仰的獨特性
道符溯源
試論道教咒語的起源和特點
踏罡步斗的源流和宗教功能
簡論道教法術(shù)科儀的表演特征
玉皇科儀及其文化內(nèi)涵
道教科儀在近代的傳承和演變
早期全真教儀式初探
道教法術(shù)的社會功能和時代轉(zhuǎn)換
道教祭煉與佛家焰口儀的比較研究
道教儀式在當代中國的存在狀況和社會功能
把握自身固有優(yōu)勢找到通向現(xiàn)代社會的端口——關(guān)于道教教義思想與現(xiàn)代社會相適應的幾點思考
重返社會舞臺的努力——道教教義探討升溫的宗教社會學評析
重視道教在海峽兩岸的紐帶作用
道教對中國繪畫影響述評
神仙殿堂里的科學之花——道教中的科學思想
道教想象力對文學的滋潤
——略論神魔小說和道法的關(guān)系
劉晨阮肇人桃源故事的文化透視
略論道教整合民間信仰的教義基礎(chǔ)和基本方式
扶乩與道書創(chuàng)作
漢族地區(qū)民俗中的宗教符號
一景一木寓道心——香港青松觀盆景藝術(shù)鑒賞
密密宮觀擁金頂——道教圣地木蘭山
木蘭山上的兩項奇特風俗
葉至明道長《廬山道教初編》序
《茅山民間文學集成》序
袁志鴻《凝眸云水》序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