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腫瘤學癌癥治療新概念與新方法

癌癥治療新概念與新方法

癌癥治療新概念與新方法

定 價:¥86.00

作 者: 徐澤,徐杰 著
出版社: 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腫瘤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9151167 出版時間: 2011-10-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癌癥治療新概念與新方法》在《癌轉移治療新概念與新方法》的基礎上編寫而成,分六篇38章,是作者50多年腫瘤外科治療經驗和10多年癌癥實驗與臨床研究成果的科學總結。作者從多方面、多角度闡述了癌癥治療的創(chuàng)新之處,包括對癌癥病因和發(fā)病機制的新認識,癌癥治療和抗癌癥轉移的新概念、新方法,癌癥在人體內存在的第三種表現(xiàn)形式,癌癥發(fā)展過程的“兩點一線”,癌轉移的“八步驟及三階段”,人類抗癌轉移治療的第三領域,癌轉移治療“三部曲”等。其中,既有對傳統(tǒng)外科根治術及放療、化療病例的回顧與反思,也有應用自創(chuàng)的XZ-C免疫調控抗癌中藥治療惡性腫瘤的實驗資料和臨床驗證結果分析,此外,還增加了作者進行癌癥治療的科研方法,以及攻克癌癥的戰(zhàn)略思路和建言。書中的部分內容曾在癌癥治療學國際會議上引起醫(yī)學界的高度重視和關注?!栋┌Y治療新概念與新方法》內容原創(chuàng),觀點新穎,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具有很強的學術價值和臨床實用性,適于各級醫(yī)院腫瘤科、癌癥??崎T診醫(yī)師、腫瘤科研人員、癌癥患者及其家屬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徐澤,1933年生于江西樂平縣。1956年畢業(yè)于同濟醫(yī)學院,先后任湖北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yī)師、碩士及博士生導師,湖北中醫(yī)學院實驗外科研究所所長,腹部腫瘤外科研究室主任和抗癌轉移、復發(fā)研究室主任;兼任中華醫(yī)學會武漢分會常務理事,武漢抗癌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肝病研究協(xié)作交流中心學術委員,國際外科醫(yī)師聯(lián)合會會員,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第一、二、三、四屆常務編委,腹部外科雜志一、二、三屆常務編委。從事外科工作55年,對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膽囊癌、胰腺癌、腸癌的手術治療,以及防止術后復發(fā)、轉移的中西醫(yī)藥結合治療都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1987年開始腫瘤實驗研究,通過癌細胞移植,建立腫瘤動物模型,探討癌轉移、復發(fā)的機制及規(guī)律,尋找抑制轉移的方法,從大量的天然藥物中篩選出48種具有對抗癌侵襲、轉移、復發(fā)作用的中藥,并以此為基礎研制發(fā)明了XZ-C免疫調控抗癌中藥制劑,經大量病例臨床驗證,療效顯著。發(fā)表科研論文126篇,主編《癌癥治療新認識和新模式》《癌轉移治療新概念與新方法》,參編《肝病治療學》《腹部外科手術學》等10部醫(yī)學專著。從事教學工作40年,培養(yǎng)了許多青年醫(yī)師、10名碩士研究生及2名博士研究生。從事外科科研工作15年,取得多項成果,其中“自制XZ-C,型腹腔-靜脈轉流裝置治療肝硬化頑固性腹水的實驗研究和臨床應用”獲湖北省政府科技成果二等獎,并在全國38家醫(yī)院推廣應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用實驗外科方法探討肺血吸蟲病病理生理、發(fā)病機制的實驗研究”獲湖北省政府科技成果二等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創(chuàng)新篇
第1章 癌癥治療學概念的新認識
一、傳統(tǒng)癌癥治療學概念
二、治愈應通過調控而非殺傷
三、癌癥研究的新進展和治療新趨勢
第2章 胸腺萎縮、免疫功能低下是癌癥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之
一、癌癥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生理的實驗研究新發(fā)現(xiàn)
二、探討遏制腫瘤進展、胸腺進行性萎縮及免疫重建方法
第3章 XZ-C免疫調控療法的“護胸升免”理論基礎和實驗依據(jù)
一、動物實驗啟示
二、應保護、調控、激活人體內抗癌免疫系統(tǒng)
三、類生物調節(jié)劑樣免疫調控抗癌中藥研究概況
四、XZ-C免疫調控中藥的類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樣作用和療效
五、XZ-C免疫調控中藥的臨床應用原則及適用范圍
第4章 癌癥治療新概念的原則及特點
一、癌癥攻關,關鍵是抗轉移
二、癌癥的治療原則
三、癌癥治療依賴的力量
第5章 癌癥治療應轉變觀念,建立全面治療觀
一、傳統(tǒng)療法目標單純,只殺癌細胞
二、為什么沒有阻止復發(fā)、轉移
三、傳統(tǒng)療法忽視了宿主本身對癌的制約力
四、倡議建立同時針對腫瘤和宿主的全面治療觀
五、通過加強宿主抗癌力抑制腫瘤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六、如何建立癌癥的全面治療觀~
七、免疫調控也是癌癥全面治療的重點
第6章 癌癥多學科綜合治療的組合新模式
一、為什么提出有機綜合治療新模式
二、如何制訂多學科有機綜合治療方案
三、癌癥多學科綜合治療具體方案的倡議
第7章 癌在人體內存在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
一、傳統(tǒng)的癌癥治療學認為有兩種形式
二、癌癥治療新概念認為有三種形式
三、癌在人體內第三種形式的研究與認識過程
四、癌癥治療的目標應針對上述三種存在形式
第8章 癌癥發(fā)展全過程的“兩點一線”論
一、癌癥治療的目的之一,是為了防止轉移
二、癌轉移發(fā)展的全過程可總結為“兩點一線
三、傳統(tǒng)的癌癥治療只重視“兩點”,而忽視“一線
四、癌癥治療新概念認為,既應重視“兩點”,更要切斷“一線
第9章 抗癌轉移治療三部曲
一、應了解轉移步驟,使治療的目標更具體
二、設法對各轉移步驟進行逐個擊破
三、抗癌轉移治療三大對策(“三部曲”)
第10章 開辟抗癌轉移治療的第三領域
一、如何證實癌在人體內的第三種表現(xiàn)形式
二、抗癌治療的第三領域
三、循環(huán)系統(tǒng)擁有大量的免疫監(jiān)視細胞
第二篇 改革篇
第11章 對實體瘤全身靜脈化療的分析、評價與質疑
一、對實體瘤全身靜脈化療給藥途徑的分析與質疑
二、對實體瘤全身靜脈化療藥量計算方法的分析與質疑
三、對實體瘤全身靜脈化療療效評定標準的分析與評價
第12章 改實體瘤全身靜脈化療為靶器官血管內化療的倡議
一、評實體瘤全身靜脈化療存在的問題和弊端
二、將實體瘤全身靜脈化療改為靶器官血管內化療
三、腹部實體瘤靶器官血管內化療具體方法和途徑的倡議
第13章 對傳統(tǒng)化療治療癌癥的改進和完善意見
一、論抗癌藥物使用后的“得”與“失”
二、腫瘤化療現(xiàn)狀是影響進一步提高療效的主要原因
三、改進和完善化療的建議
第14章 對癌癥術后輔助化療改進措施的倡議
一、為什么要進行癌癥術后輔助化療
……
第三篇 回顧·反思篇
第四篇 實驗研究篇
第五篇 臨床驗證篇
第六篇 科研、發(fā)展篇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